沈氏第一个起身,轻轻福了福,“那母亲好生休息,儿媳告退。”
她带着姜盈快步离开,经过姜窈身边时,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姜窈会意,也起身行礼,“孙女告退。”
第111章 告状
出了前厅后,姜窈快步跟上沈氏和姜盈,三人在回廊拐角处停下。
“母亲,都准备好了吗?”姜窈压低声音。
沈氏脚步微顿,“都准备好了,只是你父亲那边......”
“母亲放心,”姜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父亲那边我去劝。”
“窈儿,”姜盈突然拽住姜窈的袖子,提高了声音,“阿姐觉着,这嫁衣上的牡丹还是用金线绣的好,虽说费工夫些......”
她朝姜窈使了一个颜色。
姜窈会意,接过话茬,“那是自然,阿姐出嫁,自是要体体面面的。”
三人装作讨论嫁妆的模样,慢慢走远。
......
姜明和沉着脸踏入大房的院子,满腹心事地挥手屏退了下人。
柳氏跟在后面,还未开口眼圈就先红了。
“老爷,”她捏着帕子,声音哽咽,“您可算回来了。”
姜明和烦躁地扯松了腰间的玉带,在软榻上坐下,“这些日子究竟发生了什么?母亲为何会......”
话未说完,柳氏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她将头枕在姜明和的膝上,抽抽搭搭地掀起裙摆,露出膝盖上还未消退的青紫,“您看看......”
这当然不是那次跪的,而是她得知姜明和回来,又故意弄出来的。
“都是妾身没用!连累老爷在母亲面前难做,连带着参哥儿都被祖母不喜......”
“胡说,”姜明和眉头紧锁,“参哥儿是长孙,母亲怎会不喜。”
“老爷可知母亲为何罚妾身跪祠堂?”柳氏擦着眼泪,“三姑娘身边的嬷嬷偷盗首饰,三姑娘就因那嬷嬷是我买回来的,就说那嬷嬷是妾身的人,天地良心,府中中馈皆由沈氏打理,妾身哪能做到这些?”
“可这些话母亲不信,母亲逼死了妾身的陪房,又叫妾身去祠堂静思己过。”
“至于参哥儿......”柳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知他哪里惹了母亲的不快,上个月起,母亲便不叫他回来了,说要他在书院好好磨性子。”
柳氏垂下眼眸,上个月参哥儿偷溜出去,被姜老夫人身边的嬷嬷瞧见,一路跟着,竟发现参哥儿去了青楼。
不过幸好,这种丑事,姜老夫人不会拿出来与人说。
“老爷,您也知道啊,我们参哥儿最是乖巧听话啊......”
姜明和猛地站起身,“不可能,从前母亲待我与老三一向公平!”
“老爷!您也说了是从前!”柳氏仰着头看向姜明和。
柳氏生的好,不然姜明和当年也不会非要将她娶进姜府。
“还有珍儿的婚事......”柳氏觑着姜明和的脸色,继续添火,“老爷您想想,大姑娘下月要嫁的是个闲散王爷,而我们珍儿攀上的可是手握实权的摄政王,这本该是天大的好事,可......”
姜明和拧眉,他就是因为姜珍攀上摄政王,才临时决定回来的,摄政王手握朝中实权,若是姜珍进了摄政王府,那他日后便能做通天的买卖。
如今见柳氏欲言又止,急忙追问,“可是什么?”
柳氏压低声音,眼中闪着怨毒,“前几日摄政王府派人来议亲期,老夫人硬是以要等大姑娘先出阁为由拖延,沈氏亦在背后嚼舌根,说什么摄政王与晋王不睦,怕日后姜家难做,这不是存心要坏我们珍儿的好事吗?”
姜明和眉头紧锁,“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柳氏凑近一步,“那晋王不过是个闲散王爷,为何会与摄政王不睦?妾身觉着,这其中定有猫腻。”
她说着又抹起眼泪来,“说不定三房早就站在了晋王那边,而母亲又偏向他们,这才......”
姜明和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在房中来回踱步。
突然,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明白了!三房这是怕日后王爷得势,我们大房压在他们头上!”
“可不是嘛!”柳氏偷瞄了姜明和一眼,小声道,“您才是长子,如今府中掌事的却不是您,妾身为长媳,在家中却什么也管不了,这不就是老夫人偏心嘛。”
“砰”的一声,姜明和一掌拍在案几上,他咬牙切齿道,“就因为我生母是个侍妾,她就这般对待我们?”
柳氏见火候已到,扑进姜明和怀里嚎啕大哭,“我们受些委屈不要紧的,老爷,如今您回来了,我们便也有了主心骨......”
“放心,”姜明和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站在窗前,望着姜明籍院落的方向,“三房不仁,便别怪我不义了。”
用膳时,他坐到主位上,眉头微蹙。
今日他回来,厨房送来的晚膳格外丰盛,清蒸鲈鱼、红烧狮子头、翡翠虾仁,都是他喜爱的菜色,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