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姜窈露出一抹笑意,“阿姐就要成婚了,昨日我在静雅堂时,还听到姑母说要给阿姐添妆呢!”
姜盈的脸“腾”地红了起来,“你这小丫头,我好心来安慰你,你倒编排起我来了。”
她的手伸过来,作势要抓住姜窈的手腕。
姜窈笑着躲开她的钳制,故意拖长声调,“姑母说给阿姐备了一份厚厚的添妆,要叫那些夫人们看直了眼。”
“你还说!”姜盈急得去捂她的嘴,发间的珠钗都晃得叮当作响。
两人笑闹间,姜盈的袖口滑落,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上面赫然戴着一对翡翠镯子。
姜窈眼尖,立刻抓住她的手腕,“咦?这是哪来的?瞧着就不是凡品。”
“是、是我自己买来的!”姜盈慌忙要藏,却藏不住她通红的脸。
姜窈眼珠一转,凑近姜盈耳边压低声音道,“是从晋王殿下那‘买’来的吧?”
她故意在“买”字上咬了重音。
姜盈的耳尖瞬间红得能滴出血来,连带着脖颈都泛起一层薄红。
“奇怪,”姜窈状似疑惑,“按理说,那些聘礼此时都还在府中库房,怎么漏了阿姐手上这一对?”
姜盈慌乱地扯下袖子,结结巴巴道,“这不是聘礼,是他单独送我的。”
“那这算是定情信物?”姜窈恍然大悟。
姜盈又羞又恼,正要拧她,却见姜窈忽然敛了笑意。
她声音很轻,“在这京城里,多少婚事不过是门第相当、父母之命。就连见面,也多是成婚前隔着屏风的匆匆一眼,更有甚者是到成婚那日合卺酒后才见到对方的模样。”
“阿姐,我真的很高兴,”姜窈抬眼,目光澄澈,“殿下待你好,不只是因为你是他未过门的妻子,而是因他心悦于你。”
这才将这份心意单独送到她手上。
那些被规矩束缚的少女心事,终于有了结果。
窗外一阵风过,茶梅的香气幽幽浮动。
姜盈忽然了然地“噢”了一声,眼中闪过促狭的笑意,学着姜窈方才的语气道,“所以那日谢公子来府上问名纳吉,其实也是来送定情信物的?”
这下轮到姜窈红了脸。
她慌乱地松开姜盈的手,再也装不下去脸上的正经。
下意识抬手想整理鬓发掩饰,却又不小心碰到了发间那支白玉梅簪,指尖顿时一颤。
姜盈瞧着她这副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伸出纤指轻轻点了点姜窈发烫的耳尖,“这窗外的茶梅也是谢公子特意送来的吧?”
她眼波流转,意有所指地打量着姜窈发间的玉簪,“看来有人比殿下还会打算,连定情信物都配套的。”
茶梅树配上这白玉梅簪。
姜窈连忙轻咳一声,quot对了,阿姐,你觉着,我现在同小时候有什么差别吗?quot
姜盈被问得一愣,随即失笑道,“能有什么差别?”
她托腮仔细打量着姜窈,目光渐渐柔和,“非要说的话,你小时候可比现在调皮多了。”
“你三岁的时候,非要去坐秋千。”姜盈回忆道。
姜窈点头,“所以阿姐在一旁陪我?”
她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个画面,春和景明,阳光正好,小小的秋千轻轻摇晃,三岁的自己坐在上面,年幼的姜盈站在秋千后,小心翼翼地推着她。
“是呀,”姜盈看了她一眼,“你坐在秋千上下不来,哭得整个后院都听得见。”
“还有你六岁的时候,追着一只蓝翅蝴蝶满院子跑,结果一头撞在了假山石上。”
“我又哭了?”姜窈悻悻道。
“嗯,”姜盈说着,突然伸手点了点姜窈的鼻尖,“结果你这小没良心的,趁我不注意,把膝盖上的血偷偷抹在了我新做的藕荷色襦裙上。”
“......”
“咳咳!阿姐不必再说了。”姜窈慌忙打断。
她原本以为阿姐会说一些让人温馨的回忆,顺便来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
结果......
不必再确认了,这是她没跑了。
一点都不大家闺秀。
第123章 荣国公府
又在院里躺了两天,就到了与谢余年约好去荣国公府的日子。
初冬的晨风像细密的针,透过窗棂刺进来,姜窈将怀中的鎏金手炉又搂紧了些,她坐在梳妆台前,任由夏蝉为她梳发。
铜镜映出姜窈被寒气染红的双颊,像揉了胭脂的白玉团子。
今日她选了一支红珊瑚步摇,衬得那张巴掌大的小脸愈发明艳动人。
“谢府的马车到了。”春兰的声音传进来。
“走吧。”姜窈系上披风,出了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