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97章(1 / 2)

不过到底是皇家婚礼,这排场要比上次姜窈凑热闹去参加的婚宴要气派多了。

“新姑爷到——”

随着一声长喝,围观的百姓顿时沸腾起来。

小孩们挤在最前排,眼巴巴等着抢喜钱。

内院里,姜盈端坐在绣墩上,听着隐约传来的喝彩声,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嫁衣上的流苏。

“窈儿呢?”

冬灵张望一番,“没见二姑娘,许是去前院凑热闹了吧?”

姜窈确实是在前院。

或者说,前院此刻挤满了人。

按照礼制,新郎需要经过“拦门”等环节才能接到新娘。

第135章 迎亲(下)

姜明籍身着正装,面带笑容地站在大门内。

而门外,萧无衡正被一群姜家旁支的一群年轻子弟拦着。

从作诗到射箭,过了好几道关卡他才“勉强过关”。

姜窈站在回廊下,远远地看着眼前的热闹。

等到了“催妆”的环节,萧无衡在众人的簇拥下,开始吟诵催妆诗,“玉人今日出闺阁,妆罢低声问夫婿......”

他的声音低沉温润,在庭院中格外清晰。

这几句诗从萧无衡口中念出,竟带着几分虔诚的意味。

“新娘出阁——”

随着一声长喝,房门缓缓开启。

姜盈已经盖上了大红盖头,由喜娘搀扶着走出闺房。

按照规矩,新娘出阁时要由兄弟背上花轿,但姜文洵今年才九岁,哪里背得动身着嫁衣的姜盈。

便安排了一位旁支的堂兄过来。

“吉时已到!新娘出阁了!”喜娘欢快的声音传进来。

大红盖头下的姜盈被扶着踏出房门。

她盖着盖头,看不真切,只能瞧见一道略显孱弱的身影。

姜盈被丫鬟扶着上了背。

这人走得很稳,却明显有些吃力,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脊背的颤抖。

姜盈下意识地扶住对方的肩膀,却摸到一截纤细的颈子。

这哪里是什么堂兄?

“窈、窈儿?”姜盈一怔,声音有些哑。

背她的竟是窈儿!

姜盈鼻尖一酸,连忙偏头,一滴泪正落在姜窈的后颈上。

“阿姐别哭,”姜窈喘着气,声音却带着笑,“小时候阿姐背我逛灯会,今日换我背阿姐出嫁。”

姜盈深吸一口气,尽管无人能看见,还是扬起一个明媚的笑容,“我不哭,今日是我大喜的日子,该高兴才是。”

姜窈停在了萧无衡面前。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将姐姐小心翼翼地放下来。

萧无衡上前两步,伸手稳稳扶住姜盈的手臂。

他突然收敛了所有玩笑神色,郑重地整理衣冠,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认认真真拱手行了一个礼,“有劳二妹妹。”

姜窈退后一步,还了个福礼,“姐夫。”

喜娘递上连理红绸,萧无衡接过时,指尖在红绸上摩挲了一下,像是在确认这一切的真实。

接着他微微倾身,在姜盈耳边低声说了句话。

盖头下的姜盈身子轻轻一颤,藏在袖中的手悄悄回握了一下。

“起轿——”

随着喜娘一声高唱,八名轿夫齐声应和。

姜盈的红绣鞋在轿帘前顿了顿,忽然回身,准确无误地握住了姜窈的手。

盖头下的声音带着哽咽,“三日后回门,我要看着你吃两碗米饭。”

姜窈抬手碰了碰鼻尖。

前阵子她减肥叫阿姐发现了,自那以后没少叫阿姐唠叨。

只是......

姜窈悻悻的想,以后阿姐的唠叨怕是越来越少了。

喜乐声起,花轿缓缓抬起。

车轮碾过铺满红纸的街道,喜钱如雨点般撒向人群,铜钱落在青石板上的脆响混着孩童的欢叫。

有个扎着冲天辫的小丫头抢到枚金瓜子,乐得直蹦跶,结果被拥挤的人群挤掉了鞋,光着一只脚还在继续抢。

晋王府朱漆大门前,连两尊石狮都系上了红绸。

姜窈刚下马车,就瞧见了站在石阶上的谢余年。

他一身靛蓝色锦袍,一脸的不耐,与满府的红艳喜气格格不入。

也不知道萧无衡怎么同他说的,他今日没去姜府,而是直接来了晋王府帮忙。

“怎么了?”姜窈提起裙子走了过来,裙摆扫过地上的红纸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