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立即响起春兰慌乱的应答声。
不多时,春兰便带着两个小尼姑提着食盒进来。
因是在寂照庵中,食盒里尽是些清粥小菜——素炒茭白、凉拌莴笋、一碟嫩豆腐,还有两碗熬得浓稠的粟米粥,半点荤腥不见。
姜窈本以为自己会毫无胃口,可当谢余年在她身旁坐下时,那熟悉的淡香若有似无地萦绕过来,她竟鬼使神差地觉着这顿饭还不错。
豆腐切得方正,淋了香油,入口滑嫩非常。
“慢些吃。”谢余年慢条斯理地为她添了半碗粥,自己却未动几筷。
他修长的手指搭在青瓷碗沿,衬得那碗都矜贵起来。
姜窈小口啜着粥,余光瞥见他欲言又止的神情。
厢房里静得很,只有檐角铜铃被山风吹动的轻响。
“我未将青崖山一事告诉你,”谢余年忽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并非是不信任你。”
姜窈筷子一顿。
她并非不知其中关节,她不知道此事都被太后怀疑了,若她知晓此事,以太后多疑的性子,怕是早将她扣在宫中了。
可明白归明白,心里那点委屈却挥之不去。
“我知道,”她闷闷地戳着碗里的粥米,又有些骄傲,“所以我在太后面前演了一出戏。”
“听说了。”
只可惜他没亲眼见着。
窗外忽有山鸟掠过,惊起一树落叶。
姜窈望着飘进窗棂的枯叶,突然觉得心里最后那点郁气也不见了。
她夹起一筷茭白放进谢余年碗里,“食不言。”
谢余年望着她微微扬起的下巴,眼底倏地漫起笑意。
“笑什么?”姜窈强作镇定。
“没笑什么,”谢余年慢条斯理替她整理被揉皱的衣襟,“只是觉得,就这样,很好。”
很好。
第245章 大结局(下)
姜窈很快知道,谢余年口中的安心是安的什么心了。
次日清晨,姜窈被外头的动静吵醒。
她昨日与谢余年说开,本以为他今日该回京处理政务,谁知天刚亮,院子里就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春兰,外面怎么了?”姜窈揉了揉眼睛,懒懒地问道。
如今京城里面局势刚稳,她打定了主意要在外面多歇上几日。
春兰站在门口,欲言又止,最后憋出一句,“小姐,您……您自个儿去看吧。”
姜窈疑惑,披了件外衫推门出去,刚踏出门槛,脚步就顿住了。
谢余年一身素白书生袍,腰间系着青玉带,端坐在院中石桌旁,装模作样地捧着一本书在读。
晨光落在他身上,衬得他眉目如画,活脱脱一个白面书生。
姜窈,“......?”
大清早的,她眼花了?
谢余年听到动静,抬眸看过来,唇角微扬,竟还大大方方地冲她作了个揖,“小生在此温习,莫不是扰了姑娘清梦?”
姜窈眨了眨眼,一时没反应过来,“你......这是准备下场科举?”
好歹也是天子近臣,待遇这么差吗?
谢余年摇头,眼底笑意更深,“小生不想入世,只想陪在姑娘身边。”
姜窈愣了一瞬,随即“噗嗤”一声笑出来,眉眼弯弯地走过去,伸手勾住他的衣领,故意上下打量,“公子生得倒是好相貌,不知可有婚配?”
谢余年顺势握住她的手腕,轻轻一拽,姜窈便跌进他怀里。
他低笑一声,嗓音温润,“尚未,姑娘可愿收留?”
姜窈耳尖微红,却也没挣开,只轻哼一声,“谢世子这是打算改行做小白脸?”
谢余年低头,在她耳边轻声道,“留在你身边,怎么都成。”
姜窈从未见过这样逆来顺受的谢余年,忍不住伸出了魔爪。
她指尖戳了戳他素来凌厉的眉眼,又捏了捏他高挺的鼻梁,最后甚至大胆地扯了扯他的耳垂。
谢余年竟也不恼,只是微微仰着头,唇角含笑,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
“谢世子今日怎么这般好脾气?”姜窈故意使坏,指尖滑到他喉结处轻轻一刮。
谢余年喉结滚动,却仍保持着温润书生的做派,“姑娘说笑了,小生不过一介寒士,哪敢造次?”
姜窈被他这副装模作样的姿态逗乐了,索性双手捧住他的脸,左右摇晃,“那我若是要你做我的压寨夫君呢?”
谢余年眸色一暗,突然扣住她的腰肢将人按在怀中,“求之不得。”
他低头蹭了蹭她的鼻尖,“不过寨主可要轻些,小生身子骨弱......”
姜窈原以为谢余年只是一时兴起,谁知第二日推开门,院中景象让她再次傻了眼。
院中青石板上整整齐齐摆着两口描金红木箱,箱盖大敞着,里头码放的金锭银锭在朝阳下晃得人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