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都给了,也不在乎多说几句好话。
白紫烟哭着道谢,很快告辞离去,她说自己住在沈家的酒楼里,等着胡氏的消息。
送走了人,胡氏放下茶杯,当着女儿的面没有多说,夜里对着沈大海说了白天发生的事,末了一脸感慨:“我的惜儿也是有几分运道的,若是继续和那个姓谢的纠缠,日后怕是要受不少委屈。”
官家之女和商户女,自然是前者为尊。
凡是沾一个“官”字,即便只是小官的女儿,商户女就得往后退。和白紫烟相争,只有贬妻为妾的下场。
沈大海揽住她的肩:“清策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咱们闺女有眼光。”
胡氏白了他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裴秀才是你先看上了,才让惜儿和他认识的。”
“咱们闺女懂事又听话,还特别聪明,她往后的日子差不了。”沈大海提起女儿,那是一脸的得意,也不忘夸赞妻子,“还是你会生,多谢夫人!”
说着,还像模像样拱手一礼。
胡氏笑骂了他一通。
*
白紫烟第二天一早就走了,她特别着急,没有找到去京城的商队,只有去江南的。
从江南到京城有水路,上船以后能直达京城外的通州府,若是一切顺利,通州府到京城也就二百多里路而已,而且码头上常有去京城的马车等待。
通州府也算是天子脚下,昼夜都有官兵巡逻,若能顺利下船,即便只是一个弱女子上路,也多半不会出事。
白紫烟消失在了府城中,众人的日子还是照旧过。
谢承志在白紫烟离开的当天就发现人不在了,只不过他忙着备考,要和同窗一起去拜访吴大人。
吴大人就是吴明知的亲爹,官职不高,但他实实在在是淮安府乡试中考出来的举人。众人请教的不是文章释义,只是想问一问乡试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之处。
几人请了吴大人喝酒,谢承志回家时已是深夜,等他酒醒,天已经过午。
“紫烟回来了吗?”
何萍儿守了他一宿,听到男人睁眼就问白紫烟,心情很是烦躁:“没回来。我不知道人去哪儿了。”
谢承志头有点疼,忍不住伸手揉了揉眉心:“一宿未归,你没派人去找?”
何萍儿怀疑人回了村子里,她不想和卖女儿的白家人打交道,也对白紫烟回白家这件事心生厌烦。
明明都知道白家没安好心,她之前都不许白紫烟回村里,结果,谢承志一回来,白紫烟就往村里跑……这分明是觉得谢承志回来会为其撑腰,可以不听她的话了。
“她能去哪儿?不就是回白家吗?出门前都不跟我说一声,厉害着呢。”
谢承志总觉得不太对,前天下午他就发现白紫烟情绪不对劲,当时他想多问几句,只是何萍儿准备了好菜请他喝酒,请他的丫鬟就在旁边等着,他就没来得及问。
“你让人去村里接她一趟。”
何萍儿不高兴,却也不想为了这点小事吵架,当即让车夫跑了一趟。
然后得知,人没回村里,前天回了一趟,但都没回白家,而是去探望了村里一个孤寡老太太,她走后没多久,老太太就不行了,如今村里所有人都在给那个老太太办丧事。
“人不在?”谢承志满脸疑惑,“她能去哪儿?”
何萍儿很不高兴,本来她就不想看见男人将精力花在白紫烟身上,如今乡试在即,此次若是不中,又得等上三年。
如今谢承志二十岁不到,若是考中举人,也能称一句年轻有为。若是拖三年……谁知道三年后的情形是怎样的?遇上国丧,乡试兴许会往后推。
白紫烟不打招呼说走就走,分明就是为了让男人替她担忧,要男人将她放在心上,想要争宠也不能挑在这种紧要关头啊,真的太不懂事了。
“不要管她,考完了再说。”
谢承志也明白此时该全力准备科举,但白紫烟失踪了,若他是自己离开的还好,若是被人挟持,晚救一息,她就多一分危险。
他奔去了白紫烟的屋中。
这般不见外,又让跟上去的何萍儿黑了脸。
床上放着一封信。
辞别信!
白紫烟说自己不想让谢承志夹在两个女人中间左右为难,因此选择离开。也说了她从那去世的老太太口中得知自己还有亲人在世,她去寻找了自己的亲人,还说她和去灵山府的那些商队一起走,很安全,让他不要寻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