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女钳工[六零] > 第9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95章(1 / 2)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在不同领域,需要全面重新考虑的问题。

比如有的行业要满足“耐高压、抗冲击”的特殊要求。

要支撑飞机数百吨重量的起落架,还要同时在落地时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分体锻造后焊接压根扛不住。

但是分体研制模具,再用模具一体成型,同样会面临很多全新的问题。

林巧枝注意到。

其实很多大型模具的需求都类似,要做的工件太大,只能分开做然后焊接,但焊接强度又跟不上,只能转而做模具。

起落架那种林巧枝暂时是真没办法。

只能等这些前辈自己攻克。

但是有一些,她却能给出建议:“有没有可能采用局部热处理,来释放材料内部应力,从而降低焊接变形?”

对方一愣。

他们是来学习做模具的,但林巧枝却给出了原来路线的解决想法。

但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

他们用的镍基高温合金焊接过程就是会遇到变形问题!!

还有来学习注塑模具的厂。

他们做的模具,是要往里面添加“塑料熔体”,不仅要考虑分体的合理性,还必须要考虑到流道,如果流道设计得不合理,熔体流进去填充的就会不均匀,模具也算是做失败了。

林巧枝在和他们交流分体研制问题的时候,就在图纸上边用铅笔画边提出:“我们是不是可以试一下‘多级分流’,增加一些过渡段,同时把浇口位置移到123这几个点来,感觉熔体流速的差距应该可以控制在10%以内。”

“或者从这边拆分一下……”

林巧枝说着来了灵感,又在旁边换了一种拆模具的方式,这样流道的设计就更简单清晰了:“我这也只是初步想法,最好还是要测试一下。”

要做注塑模具的厂,精神都提起来一些。

……

交流会越进行。

大家就发现林巧枝有点神,她的思维好像不受限制,和她交流起来非常轻松,她好像总能很快明白你在说什么,并且思维活跃的给出惊人的建议,是的,惊人,语出惊人。

如今这会儿,消息闭塞。

人们通过写信交流,稍微快一点的是* 电报,但贵,大家都很惜字,电话更没有普及。

很多不超过三级的工人,可能一辈子就守在厂里,连本市都不会出。

人们获得知识的成本,增长见识的机会,都是非常珍贵且有限的。

没有见过“万吨水压机”的人,当听人说它的结构时,可能都要懵一会儿。

但见过“台扇”的人,你和她讨论扇叶的制造,电机的转速,她很快就能接过话来。

林巧枝却天然拥有这份“见识”

但她自己目前还对这份“见识”一无所觉,因为见识这个东西,太广太杂太浅,很难在她自己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

再加上她是一家一家去沟通的,还有很多问题压根没有办法,以至于她是越沟通越谦虚,感慨工业世界的广袤。

更感慨于这些前辈的不凡。

这些前辈升四级工、升五级工,升六级工,可不是平白来的虚名。

他们也是对工业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的。

比如王柏强,在五级工已经停留好些年了,做出了丘陵山地拖拉机,如今才有望评为六级。

升为高工,讲究的就不再是纯粹的技术大比武了,当然,这是硬指标,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技术落地的能力。

比如,你能做精度2丝的东西,不管是在民用行业做出需要精度2丝的测量仪器,还是在军工行业做出需要精度2丝的炮弹导轨。

不管是主导,还是参与,要有落地的东西!

眼前这些高工,其实都有过自己的辉煌时刻,一如今天的林巧枝站在台上讲的“分体研制”技术。

正是这些“辉煌时刻”,一点点把漆黑的夜空点亮,连成莹莹烛火,让祖国工业从一穷二白,到现在能自力更生。

她现在能站在讲台上,完全是因为这项技术,阴差阳错有些普适性。

察觉到这点,林巧枝心情有些跌宕。

最近一段时间,经历的喜事太多,夸奖和热情也太多,她要克制住自己,不能因为被抬得太高,就飘起来了,那样只会摔得很惨。

更是对老天垂爱她的辜负和浪费。

“这是在琢磨什么难题呢,表情这么严肃?”温东鸣笑呵呵的问,要说今天谁最高兴,肯定是他最高兴,又不用干活,还能在一群老朋友面前嘚瑟两句。

故而在听到礼堂里逐渐传开的关于林巧枝“有点神”的说法后,他就暂时没在老朋友那碍眼了,过来看看情况。

林巧枝并没有假意谦虚,而是由衷地说:“越交流越感慨前辈们都很厉害,我还只是做出了一点小成绩,还得再努力。”

温东鸣笑容收了收,定眼观察,注意到林巧枝周身气质确实沉淀了一些。

这是真心话。

他其实也早就注意到林巧枝心态的变化,但年轻人高兴一点又不是什么坏事!

年轻的时候不飘,不狂,不得意,那还等什么时候?

而且不还没有到那个程度吗?

高兴点怎么了!得意点怎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