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女钳工[六零] > 第12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21章(2 / 2)

他瞧久了,就发现了,林巧枝的谦虚并不是本性沉稳内敛,而是心里怀着更远大的东西。

她其实会高兴、会骄傲、会难过、也会沮丧,会和人偷偷吐槽,即使想要房子也由着自己的性子不找对象,其实是个性子活泼的年轻人。

她不想,就不去做。

她想要的,就拼劲全力去追逐。

至真至诚。

如此简单,简单到一眼就能看到底,看到她黑白分明眸子里闪动的光芒。

林巧枝制作控制接口模块的零件,边抬头看预设的偏移电机。

以她现在的实力,想要做一个这样的齿轮箱,不管部件多,尺寸精,配合面多,还是对人员的调度、风险的把控,都不是太难的事。

但林巧枝依旧慎重对待,这个设置偏移的电机,并不好处理。原本是预留的安装孔位,通电后驱动齿轮箱的,但现在假设它存在,还偏移了,就天然等于套了三层限制。

第一层是被整个固定的框架,还不能拆动它,直接从动力根源就固定死了驱动链的方向和源头。第二层是它还出故障了,位置偏移会使得图纸这个模块的部分都要重新现场修改调整,偏移的整条力线传递都要重新仔细考虑,也是考察“复杂零件现场改装”的技术,第三层是则是进一步给时间的压力。

对于林巧枝来说,这三层限制都有处理的办法。比如说偏移的力线,其实是可以通过一小段齿轮组,来做力传递方向的调整校准。固定的框架在图纸阶段她就能总揽,做到心里有数,一直把控好所有细节直到组装结束。时间压力的话,严格做好协调分工和并行作业,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至于精度零件多、配合面多,那是钳工经常遇到的传统问题。

能走到省级别一流的水平,即使是年轻人,总该有抗住这些压力的能力,选择怎么做,就看个人能力,还有作为团队大脑的队长怎么分配了。

尽管如此,这么多麻烦全都堆到一起,也是有点恐怖的。就好像洪水、山崩、大瘟疫一起出现,拥有神力的土地翁也要脑壳起大包。

“这六个为一组,小齿轮组做力线方向上的调整。”

“以我画的这条中心轴线为绝对基准,每加工一组零件前用量尺复刻,确保全局一致性。”

“每30分钟做一次齿轮啮合测试、凸轮角度校准、保证齿轮组啮合间隙与凸轮角度联动精度同时达标。”

林巧枝也没有解释太多,直接抛出了一条条具体的解决方法,她边做边思考,处理这个考题的思路就慢慢展现到队员的面前。

原本有些紧张的队员们逐渐镇定下来,并不是说一下全懂了,都能总览全局了,但听到林巧枝一步步清晰的指令,一声声简单明确的要求。

明显就能感觉到那种笃定,让人心安。

只需要按部就班做好手中工作就好。

而且随着手中步骤一点点推进,越做越能逐渐感受到破开迷雾的清晰,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林巧枝这个队长,胸有成竹。

意识到这一点,所有队员一时间都精神无比,越干越有劲。

而本场比赛的裁判,还有场外围观的江城与周边各厂的厂长和高工,目光都不免被红旗厂这一组吸引。

无他,进度太快了。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明显领先,几乎到了一骑绝尘的程度。

即使是所有人给予厚望的仪器仪表厂,进度也是明显落后的,这让期待两厂龙争虎斗画面的人都错愕不已,不敢置信。

“怎么这么快?”

“这可是比技术,总不能是搞噱头吧?”

“刚刚最开始,别人都还在讨论方案,我看红旗厂的队伍就开始了。”

“老温,你们不会提前练过这个题目吧?”

温东鸣就不爱听了:“说的好像我们提前给厂子弟透题一样,说这话之前,你先好好打听打听,我们红旗厂带队的队长林巧枝是谁?”

这话一出,脸色黑得堪比王柏强的霍丰,脸色陡然一失色:“温东鸣!”

这只老狐狸,一开始就是奔着团体赛和总分来的!

他肯定早就预料到这个情况了。

特意从一开始赛程赛制就给他下套,还故布疑阵、用语言和表情误导他,让他以为红旗厂就是想占一占压岁数的便宜。

温老贼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并驾齐驱,或者追赶上来,他从来要的,就是把仪器仪表厂狠狠压下去!

团队赛,除了每个队员的实力,最关键的,比得是整个团队的大脑核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