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只能被拖死在原地。
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不能就让他们一个单位忙活!
林巧枝:“我其实也仔细考虑过这个方向,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
数道火热的目光灼灼盯过来,尤其是一贯支持半导体这条路的,都忍不住朝林巧枝投以热切的目光。
林巧枝想了想:“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矿用电机车?”
听她这么说,一直致力于从这个方向推进的段霍,脑海内灵光一闪,下意识道:“分级调压?”
林巧枝点点头:“没错,您继续说。”
段霍只是一时嘴快,忽然这么一下子,黑脸一皱,但这种会议上,肯定是不能随便说“我不会的,就是随口一说”的,多跌份啊!
“哈哈哈林工太客气了,那我简单说两句。”段霍表面笑着打哈哈,脑子其实已经转疯了,恨不得调动这些年全部半导体相关的机车经验和想法,“就像是林工你说的,在硅改的基础上,咱们其实可以用……嗯、机械开关分级调压,再配合硅堆的改细工作完成整流,从而降低对半导体的依赖?”
这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技术水平太高完成不了,就抽一部分出来,降低标准完成。
打个比方,自动挡做不出来,那就做个手动换挡的车,让人手动操作一下呗。扫地机器人没法完全代替人清洁,那就先只让它扫和拖,什么边角、卷头发、倒垃圾、清理尘盒……统统一键外包给人类。
先用着,后面再慢慢升级。
主打一个,能用就行。
不迈出第一步,哪里有后面升级和进步的空间?
“……其实用机械开关来分级调节压力,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咱们这个技术如果推开,对维修能力薄弱的地区来说,维护工作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段霍说完便连忙示意,“就这些了。”
林巧枝再点点头:“段工经验丰富一些,考虑得其实也很周到了。这种‘机械开关+硅堆’的混合整流方案,既可以降低对半导体的依赖,也可以降低部分地区的维护压力。”说到这个程度,她就直接指明了,“手动切换变压器抽头就是不错的选择。”
好些人都精神振奋了些。
不过,林巧枝却不避讳的指出这样做的缺点:“但是这样的方案,响应速度肯定没法快,只适合用在低速货运或调车机车。”
一双双眉头顿时皱起来。
这也很好理解,就像是高技术水平的扫地机做不出来,做了妥协,妥协的版本肯定就是有缺点的,什么擦狗屎、缠头发,手洗拖布污水舱……
要不升级,要不就忍着用。
林巧枝又说第三个:“sic/gaas器件,这无疑肯定是最适合我们现在的方案。”可惜的是,目前全球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如果中国现在启动研究,倒是可以戏称一句“我们和西方在同一起跑线上”。
她心里这么想,但继续道:“要是能优先攻关砷化镓二极管,我们可以用它来控制回路。”
说起前沿技术来,祁厂长知道的完全不比在座的技术工人少,他也是一下就把整套技术串起来:“可以用在高频辅助电路的那个?”
“对。”林巧枝不置可否。
她又陆续提出几种想法,有的像是混合整流一样看起来非常可行,有的则像是砷化镓二极管一样,看起来遥不可及,甚至有的想法,在大家看来有点天马行空。
祁厂长等人听得入神,林巧枝将线头拉了回来,在黑板上用粉笔敲击两下:“总而言之,目前还是这两种技术,最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她客观的描述:“在座各位应该也清楚,我们的高压硅元件,还有配套的散热系统,技术在近年是有飞跃的。”
为什么呢?因为军工任务和重大工程驱动,他们1970年的“510工程”需要3000只高压硅元件,他们的“451工程”,也就是受控热核反应装置,研制了500a/2000v硅元件,所以有单位和研究所,在高资源、高压力下,带头做了攻关。
军工任务,和重大工程,始终是这个还在战火阴云笼罩下的国家中,最为紧急、最为迫切、最为关键的任务。
林巧枝不谈这些大项目,只谈她从资料中看到的具体技术。
还有和6y2型机车做适配的技术方案。
……
祁尤理解地点头道:“也就是说,引燃管的核心是水银整流,换成用硅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