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女钳工[六零] > 第20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05章(1 / 2)

否则即使最后争到了赔偿,肯定费时费力不说,于国家发展也是没有益处的。

高辰喜悦也是一僵:“那……先上报吧。”

到底是等一等,看看另外三方是不是知道问题在哪里,只是不想担责任,所以等着把锅扣实,再把真的维修方案藏在伪装的部分里给他们。

还是他们三方也确实不知道问题,真的就是找到这个可能性,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想法,先测一测数据再说?

后面这个情况,其实是正常的。

因为排查检修,实际上就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每一次的尝试,其实说白了就是我怀疑你,先打三竿试一试。

打到枣就是成功了,没有打到就继续再打下一杆。

否则的话,就会像是塔机那样,直接换模块了。

那另外三方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呢?或者是某一方是前者,另外两方是后者?

谁也说不清,谁也不知道。

你问,人家也不可能告诉你实话,倒显得自己像是个傻子。

想到这里面可能藏着的弯弯绕绕和陷阱,这也要考虑,那也要顾及,林巧枝就觉得头疼:“行,先上报吧。”

到底要怎么处理,还是报上去让领导们头疼去吧。技术干技术的活,人精干人精的活,分工要明确!

“那要不要再算两份,佐证一下?”高辰连忙道,还从旁边的资料里拿出之前有关温度、黏度的数据记录资料。

“也对,多方位验证一下。”卢当山接过来,很精准地把具体的数据挑出来,尤其是事故发生前72小时的车间操作日志簿。

林巧枝也是没有异议的,她本身复核的习惯和标准就很高。

这份数据就更庞大了,卢当山看着都有点晕,只能说他的天赋点,真的八成都点到化工上了,但还是积极帮忙,努力参与进来,也是试图理解得更多一些。

林巧枝作为主力,带着把这一批数据处理完了。

看着高辰带着这些资料,满脸郑重的急匆匆离开,也不知道带去的消息,会不会让人精领导们太阳穴一突一突的跳。

林巧枝再回头看这庞大复杂的机械,都觉得顺眼起来。

多简单,多纯粹!

第120章 走到美日法三方前面了?

林巧枝看着裂解炉。

觉得总得干点什么。

难不成傻等着?她最怕的就是人精开会, 弯弯绕绕、绕绕弯弯,堪称九曲十八弯,一件事来来回回讨论, 真的是参与一次烦恼一次,慢慢地, 她就学会了强行接管会议节奏。

接管不过来的, 说明她重要性不大,那她一般选择不参加。

就是知道,所以晓得肯定一时半会儿等不到结果。

林巧枝把目光投向卢当山。

人都来了,这么大一只肥羊式资源,不抓来干点什么, 不薅两下,实在是浪费了。

那怎么利用呢?

接下来,她又要从哪个口子开始突破呢?

她只是找出了美方逻辑的破绽,先把扣过来的锅给捅破了, 但具体故障原因,也没有什么头绪。

卢当山被看得毛毛的, 于是主动开口:“林工?”又想到她这么敏锐, 于是,“要不咱们交流一下细致点的信息?”

林巧枝目光落在他带来的那堆资料里,也是点头:“我记得高主任提过,说是有一个什么应力分布模型?”

“确实是有。”

两人就这么深入细节的交流起来。

卢当山就有点明白林巧枝为什么能解决这么多问题了,真的就是一点就通,一说就明白,就好像这设备是她造的一样?嗯??

林巧枝感觉卢当山也讲得很清楚。

好像本质上他们是一种人, 技术上条理清晰,逻辑分明, 只有真的下过功夫的人,才能讲得如此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卢工你基础很扎实啊,在一线干过?”林巧枝把一份已经排除问题的排查记录拿到旁边。

“也不算吧。”卢当山叹了口气,解释,“我们东渡去学习的这批人,都有这个水平,那时候每天都要练习的项目就是百次练兵、百次事故模拟演习处理。当时有一个要求就是,不看操作手册,能够在第一时间辨认出所有的管线和装置的名字、作用、走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