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将至,许多官员都在府上窝冬。高悬的红灯笼配上窗花门联,红得分外喜庆。
“别愣着,快给那边的石狮也戴个红花!”
礼部尚书府门前围了不少仆从,有的挂着灯笼有的贴着对联,还有的在给石狮子绑红花。
夷王府的马车停在她们府门口时,门外那些奴仆愣了片刻,随后连忙聚了过去。
见卫辛掀开车帘下来,那些奴仆齐齐行礼。
“参见夷王殿下!”
卫辛看了看她们手上那些红纸红绸,笑道:“起吧,倒是挺热闹的,你们大人在府上吗?”
为首的奴仆连忙答着:“大人正在府上恭候殿下,奴才这就去传报。”
那奴仆说完就急匆匆的往前厅跑去。
卫辛昨天就递过帖子了,今天孙英从早上开始就在府里候着,着人备了好茶,等着卫辛过来。
“夷王殿下,请。”
其余奴仆纷纷弯腰避让,在卫辛旁边为她引路。
卫辛向来待人和善,这大过年的更是整个人都散发着平易近人的磁场,脸上的笑容从来没有拉下来过,跟着那些奴仆走进了礼部尚书府。
辛肆和云朗跟在她身后,一个握着匕首,一个抱着大刀,冷然肃杀。
——
“下官参见殿下!”孙英是最早一个站进卫辛阵营里的官员,也算是卫辛阵营里的老人了。
虽然礼部实权不比兵部和户部大,但总有用到的关键时候。
“孙尚书起吧,本王这性子实在是在府上坐不住,忍不住要来孙尚书这儿串串门。”
卫辛说话向来和气,但熟悉她的人绝对不敢因此就真的和她忘了主臣之分。
孙英脸上的褶子都笑得堆在了一起,连连应着:“殿下能来是下官的福气,下官求之不得,殿下若是不忙随时都可以来。”
说着这话,孙英弯着腰引卫辛到旁边坐下,待厅内奴仆上好茶之后便遣退了所有人。
卫辛一派的官员无人不知,夷王殿下此人,无事不登三宝殿。
亲自登门,必有要事。
“蹭过方尚书的茶,蹭过众位皇姐皇妹的茶,今日再一品孙尚书府上的茶,倒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卫辛喝完搁下茶杯,笑道:“看来本王以后要多走几座府,京师里藏的好茶不少。”
孙英笑着应道:“这是南方一些小部落的使臣送上来的,若是殿下喜欢,下官着人给殿下装上两罐。”
礼部,在六部里实权虽小,却独霸邦交一权。
“那敢情好,本王喝着着实喜欢这茶的后韵,有劳孙尚书了。”
卫辛客气完前奏,直接切入正题:“本王今日过来,是还有一件事想要劳烦孙尚书。”
孙英一听这话,立马接着:“这话真是折煞下官了,殿下有事吩咐便是,下官必然竭力办好。”
“是这样的,本王最近对金国皇室十分感兴趣,孙尚书能否将金国皇室宗亲的名册整理一份给本王?”即使面对自己一党的官员,卫辛也不会全然托付的。
大多数时候,卫辛只会告诉她们要怎么做,而不会告诉她们原因,以免她们自作聪明误事。
层层传递,各司其职,这就是她这一党最好的运行模式。
“下官明白了,这些名册礼部皆有记载,就是不知殿下想要几世之内的?”孙英也从来不会多问什么。
卫辛笑道:“三世之内便够了,尽量全些,尤其是金国宗室男子的资料。”
虽然不知道卫辛到底要干什么,但孙英还是立刻应下:“下官明白,一定尽快带人整理出来呈与殿下。”
“有劳孙尚书了,听说孙夫郎家中幼妹在晋州那边与世家贵女产生了点冲突,本王会让晋州刺史再多调解调解的。”
说是调解,但在卫辛手下办事的都明白,卫辛出手就意味着不必再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