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金国商户已经犯了卫国百姓的众怒了,京师百姓如今怒气冲天,只要有人推一把,她们就会堵到京兆府,要求朝廷严惩藩国细作。”
金国商户,卫国百姓,卫国朝廷会偏向谁显而易见。
孙英想了会儿,恍然大悟,笑道:“殿下的意思,是让下官下去推一把?”
卫辛没接这话,只是笑了笑,继续道:“金国的普通客商控制起来就是了,别闹出人命来。我们的目的是逼金国朝廷正面解决问题,不是为难金国的普通百姓。”
金国上位者的决策,怎么也不该是无辜之人买单。
“下官明白,殿下放心。”孙英立刻低头应着。
卫辛搁下茶杯起身,悠悠道:“好了,时辰不早,本王今日还约了叶尚书,就先走了。”
“下官送送殿下。”孙英也跟着起身。
卫辛抬了抬手,笑道:“不必送了,本王认识路,孙尚书有事就去忙吧。”
孙英连忙躬身行礼,道:“下官恭送殿下!”
——
离开礼部尚书府之后,卫辛很快就转场去了兵部尚书府。
她到的时候,叶如溯刚检查完幼女背书,深吸了几口气,吩咐下人把孩子送去师长那里。
半人高的女童抱着书,有些无辜的眨了眨眼,朝叶如溯和卫辛行过礼之后,转身一步一颠的跟着下人离开了。
卫辛坐在旁边看完全程,笑道:“叶尚书的小女儿倒是颇有些灵气,瞧着就是个机敏的。”
哪个当母亲的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被夸?
叶如溯的气都消了几分,无奈道:“幺女调皮,只顾着贪玩,一篇文章背得磕磕巴巴,让殿下看笑话了。早知殿下这个时辰就来,下官便不该叫她出来。”
她还以为卫辛得再过一两个时辰才到,没想到这时候就来了。
卫辛抬了抬手,笑道:“是孙尚书那边谈得快,本王和她聊完就提前过来了,没想到正巧撞上叶尚书查孩子功课,倒叫本王瞧见了叶尚书严母的一面。”
叶如溯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着:“待到殿下有后,教导起来必然比下官要严格千百倍。下官不求那丫头有多大的出息,只盼着她长大后能识几个字,懂些道理。”
卫辛笑着接过话:“嫡长孩儿理应出于正室嫡父,戎狄三王子还未嫁入王府,本王有后的事还早着呢。”
说完这话,卫辛又补充一句:“将来若是有后,本王应该也不似叶尚书这般耐心。”
叶如溯叹着:“殿下到底是年轻,还没体会过孩儿教养起来的不易。有时不教训她,她不长记性。教训得严厉了些,她又要扯着嗓子哭嚎,实在哭得叫人头疼。”
卫辛笑了笑,回想了一下她小时候哭嚎的样子。
“孩子么,总有个打滚哭嚎的时候,不理也就罢了。任它嚎叫去吧,嚎着嚎着就长大了。”
辛肆:“……”
辛肆面无表情,浑身上下散发着冷肃的气息。
她这是,在说认真的吗?
“殿下说笑了,岂能由着她一直哭嚎。幼儿嗓子也稚嫩,经不起一直哭喊。”叶如溯只当卫辛是太年轻了,还在说玩笑话。
卫辛也只是继续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她是这么长大的。
孩童的哭闹也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逼迫父母顺从她心中的想法。一旦知道哭闹并不能达到目的,也就老老实实的,自己拍拍屁股爬起来了。
“这些都是后话了,将来等本王有后,再来找叶尚书彻谈育儿心得。”
卫辛随口一说,又接着问:“本王今日前来是想问问叶尚书,新建战船的事情,和乔徽姑母那边交接的如何了?”
自从在胥州南岸港口和令狐家族的船队水战一场之后,她就始终在怀疑,令狐家族真的只是靠着商业在金国立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