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分卷阅读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1 / 1)

这些人因为没有出仕的机会而怀恨在心,双向积怨了属于是。 所以始皇想靠积威甚重来强行推进融合,但根本性矛盾不解决,社会治理不改善,再加上胡亥这大孝子变本加厉,农民起义爆发的天经地义。] 唐朝贞观年间,太极宫甘露殿外。 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和长孙皇后一起观看天幕。 “这天幕果真不凡,将这秦朝的弊病与内因抽丝剥茧,分析的极为细致。” 长孙皇后笑道:“此等神迹,自是不凡,妾为陛下贺。” “观音婢,朕以前读书时,先生也讲解过许多秦政之利弊。但基层治理缺失,六国人才无法为朝廷所用这点却从未想过。”李世民感慨道,“看来科举制还是要抓紧完善,让寒门庶子也能被选拔出来才行啊。” [好啦,由于视频篇幅,秦末战争就先讲到这里,明天讲下一个!别忘了给我点赞投币,一键三连,各位宝贝,爱你们哦!] 【作者有话说】 这章的部分观点来自知乎和up主@卡纸大寨主 第4章 评论区 ◎停服丹药,严查方士!◎ 视频结束,天幕上的景色消息,只留下一行提示:关注主播不迷路!一键三连后可开启精选评论区哦! 底下是几个让人看不懂的图标。 秦始皇思索片刻,便伸出了手。 “陛下!”蒙恬出声制止,“福祸未知,臣愿为陛下试之。” 始皇豪气的摆摆手:“无妨,天神有灵,降福祉于我大秦,让朕能预知未来之事,早做筹谋,又怎会加害于朕?” 他可是后人盖章认定的“千古一帝”! 这一次,他不仅要开“华夏万世根基”,更要让大秦世世不灭! 他挨个点了图标,天幕果然起了变化:恭喜注册成功,下面为您展示精选评论! [政哥yyds:虽说我大秦二世而亡,但汉承秦制,延续了四百多年,用的还不是秦那一套法家核心,政哥就是最dior的!] [抹茶喝一口:楼上滚哦,我大汉不知道修复了你秦多少bug,才不是视频里说的那种古典军国主义。你现在叫汉人,而不是秦人!而且你政哥还是嗑丹药活生生把自己给嗑死的(吃瓜)] [嘟嘟大魔王:客观来说,秦展示了法家的威力,汉发扬了儒道的仁义,到后来融合成了“王霸道杂之”,确立了后世典范,之后的朝代,哪个不是沿用这种“儒皮法骨,外圣内王”的核心?所以说秦朝还真是要感谢汉朝巩固他们的成果。] [草莓超甜:大家都讨论的好真情实感……只有我好奇扶苏他妈到底是谁么?] 秦始皇:……… 这也是后世之人的评价么?怎么一点感觉不出来他们对皇权的敬畏? 他原本以为天幕中评述的女子地位颇高,因此嬉笑怒骂间语气恣意一些也正常,毕竟能被天幕选中绝非常人,不想这竟是那时大部分的人态度么? 始皇摸摸下巴,转身吩咐道:“将这评论也记录下来,然后召集大臣于殿。” 长安城,甘露殿。 李世民也看到了精选评论,只是他不知道他看到的和秦始皇那边截然不同。 [跑步机行走:大大讲的真好!我记得秦朝那时候好像也有学校吧,如果坚持苟个十几年,培养出一批基层官吏,未必会崩盘,可惜政哥死的太早了,就说吃什么丹药!] [冰冰凉凉小汽水:……也太想当然了,那时候连纸都没有,文化都被上层垄断了,早晚还是会有农民活不下去然后起义。就算到了隋唐有了科举,不依然是被门阀把持。] [虔诚的种门信徒:这时候一个屡试不第的黄姓私盐贩子有话说] [冰箱没我会制冷:楼上,黄巢没话说,黄巢直接拿起刀,屠遍唐朝门阀士族(狗头)] 李世民:???!!! “观音婢,你可看见了?”李世民扯着长孙皇后的袖子,一脸愤慨。 虽说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但他一直想要打压控制门阀,结果看样子后代根本没那个能力,反而被门阀把持,最后把一个私盐贩子给逼反了。 等等,好像哪里不对…… “陛下,咱们大唐盐好像不是官卖的吧?哪里来的私盐贩子?” 是了,若是后世将盐铁收为官卖,定是中央财政出了问题,才会这么做。 唉,不肖子孙! 和州城。 郭天叙在视频讲述中渐渐回过神来,他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抢在朱元璋前面点击了天幕。 这种神迹,自然不能让朱元璋沾边,他才是这和州城的老大,都元帅! 可惜,这边显示的评论只有一条。 [老歪脖子树:农民起义,那必须得提我明太.祖!坐等大大讲到元末。]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明太.祖,谁? 都说是明末了,都说是太.祖了,那必然是成功了的。 赶紧站出来,让他们好认认真龙啊,省的在这里成天提心吊胆,害怕被别人弄死。 郭天叙按捺不住自己那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恨不得原地蹦三圈。 元末这时节,纵观天下,谁最有实力取得最后的胜利?谁跟明这个称号有关系?那必定是小明王韩林儿啊!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最后把国号从现在的宋改成明,不过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跟对人了! 他豪横的瞪了一眼朱元璋,心想:早晚有一天把你弄死。 朱元璋扫了一眼这跳梁小丑,就知道他心中所想,只是他现在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难道真是韩林儿不成? 李善长看着郭天叙耀武扬威的走了,才凑近他们这几个人围成的小圈子里低声说:“各位兄弟,那韩林儿黄口小儿,朝政都把持在刘福通手里,主少国疑,绝非长久之相。就算将来鼎定天下,那刘福通难保不会行陈桥故事。要某说,这事儿肯定没那么简单。” 朱元璋等人点点头,认为有理。 胡大海瓮声瓮气道:“先生,你瞧不起俺就直说,不要总讲一些俺听不懂的掉书袋话,显得俺仿佛是个傻子。” “干嘛仿佛啊……”徐达拍拍他的肩膀,一本正经。 大家都朗声大笑,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只有胡大海憋的脸色黑中发红。 咸阳宫。 秦国君臣齐聚大殿,就着内侍刚刚记录下来的内容,在做激烈的讨论。 丞相王绾出列奏道:“禀陛下,廷尉李斯亦参与矫诏篡位,祸乱朝纲,不惩不足以正法纪,臣请俱五刑,夷三族。” 李斯仍然跪在殿外瑟瑟发抖,丝毫不敢动。 始皇陛下在上位闭口不言。 他被李斯背刺,说不愤怒是假的。可目前他还是和李斯君臣相得,感情融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