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分卷阅读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2(1 / 1)

约吧? 正胡思乱想着,天幕就起了变化,出现了一行文字。 朱棣按照提示点了三连,果然出现了评论。 看样子竟然都是后人的评述!朱棣很开心,既然天幕称他为永乐大帝,那后人对他也应该是夸赞的吧。 像他这种篡位的,最在乎死后的名声,怕干的不好留下千古骂名。 想来唐太宗和他的心态应该差不多吧。 [起风了:视频里竟然提到了我们Judy,好耶!我觉得他和徐皇后才是真正恩爱帝王夫妻的代表,成化再喜欢万贵妃,也还是和别的女人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只是可惜,徐皇后永乐五年就去世了,哭哭。] Judy竟然说的是他么?怎么还是洋文? 朱棣有点怀疑人生,等等…… 他的皇后永乐五年就走了?那不是没剩几年了? “宣太医,立马去!” 朱棣心里不安,继续往下翻评论,想看看皇后得了什么病。 [魈魈不知道哦:楼上能不能别这么恋爱脑,最烦捧一踩一。朱棣登基都四十了,有仨成年儿子还不够?成化是因为万贵妃的儿子夭折了才去找别的女人生孩子好吧,他一个封建帝王,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像视频里说的,总不能真的当汉成帝,成化又不是昏君。] [起风了:哦,所以一生生了二十个?成化帝真勤劳哈,怎么,他后期是把万贵妃当精神导师,纯柏拉图么?所以才只能天天去找年轻貌美的小姑娘满足自己?] 朱棣:…… 虽然这个“起风了”看上去像是他的拥趸,可……这么说他的孙子也有点刻薄了。况且,后人这么肆无忌惮的么?公然议论前朝皇帝的隐私事? 关键是,有没有个正经人给他说说徐皇后啊! [嘟嘟大魔王:楼上怎么越说越往下三路走了,再吵举报了哈!不如讨论一下是不是徐皇后基因有问题,怎么从永乐之后明朝皇帝活的都不怎么长?] [魈魈不知道哦:不是徐皇后的问题,她其他两个儿子没问题,要怪就怪朱高炽基因不行,朱高炽的儿子、两个孙子,都没活到四十。再往后可能几代基因改良,慢慢就正常了,早死的那几个都有理由。比如吃春.药的,两个落水的……] 朱棣看到这里,脸色阴沉的可怕。 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想,他的乖孙子朱瞻基不长寿,不然也不会让朱祁镇鳖孙两次祸害我大明江山。 想到这里,他一记眼刀飞向了身边的大胖儿子:“你可看见了?” 朱高炽心里也很惶恐,毕竟他也不想早死,还连累儿孙。 “儿子……一定听医嘱。” 朱棣怒斥:“听医嘱有什么用!这些皇家太医一个个怕出事,只会用富贵方子慢慢养着,好好的人吃那么多补品也得出事!从明天起,朕亲自监督你。” 朱高炽只好愁眉苦脸的应了下来。 另一边,朱元璋已经很熟练的进行操作了。 [休伯利安清洁工:其实,我觉得封建王朝就是逃不开土地兼并的魔咒,就像资本市场有周期性经济危机一样,只能缓解不可能根治,因为封建王朝本质就是以农耕文明为根基的,所以朱八八搞卫所制不算错,跟唐朝的府兵差不多嘛,不懂大家为什么把土地兼并导致卫所崩溃的锅扣在八八身上。] 虽然有些听不懂的词被朱元璋忽略了,但他还是欣慰的点点头,这个后生明事理啊,这卫所制就是个很好的制度!至于后面崩溃,还不是怪那些鳖孙,辜负了他的良苦用心。 [冰箱没我会制冷:你确实不懂,声讨朱元璋不是因为屯田,而是因为世袭!卫所制可不光是唐朝的府兵制,它还结合了元朝的户籍制。等于说你还没出身,这一辈子要做什么就定好了,等级森然没一点自由,这就是他朱元璋不对的地方。 你自己是草莽出身,最后得了天下。结果当皇帝后,把所有人都定的死死的,凭什么?我匠户出身就一定要一辈子做个木匠铁匠么?凭什么不能去读书经商?王侯将相还宁有种乎呢,结果他朱元璋就搞这种制度大倒退。 明朝是在唐朝之后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两宋这种辣鸡不算),本应该是又一次定华夏基调的好机会,结果被他搞得封闭又压抑,远没有盛唐那种开放包容的气魄,一股小家子气,还不让人说?] 朱元璋第一次见这么长的评论,结果全篇都是对他严厉的斥责,罪名一个比一个大,说的他好像是华夏罪人一般。 气的他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宋濂赶紧出来缓和气氛:“陛下,想这评论之人都是后世之人,是以观点繁杂,角度多样,更有些宵小口出狂悖之语也不奇怪。陛下山河一统,乃雄主也,如何是一小辈能随意评述的。” 朱元璋点点头没说话,依旧神色紧绷。 他的心在咆哮,在滴血。 朕能让天下百姓都吃得饱饭已经很难了好么?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帝王能做到!就因为出身草莽,所以才更知道百姓所求是什么,不过就是吃饱穿暖而已!不严格约束他们,造成了动荡,会让更多人吃不上饭甚至没命! 后人居然一点都不理解他的苦心,他很委屈。 [麻辣兔头多放麻辣:嗐,说什么朱元璋,儒家不就这样么?孔子确实是至圣先师,可他崇尚恢复的周礼那一套,不就是等级森严,各安天命嘛。虽然孔子确实有很多权利义务对等的主张,比如君王要有君王的德行,臣子要守臣子的本分,每个人都各司其职。 但客观来说,这样的社会就是一潭死水,没有阶级流动,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辛苦一辈子最多只能吃饱,那肯定不公平嘛。所以后世也搞了科举什么的来修补,但总的来说,进步的不大,还是士农工商,阶级分明。] 朱元璋很难想象后世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才能早就后世这些人如此大逆不道的思想,他们似乎颇为推崇自由,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观点--虽然这句话很对,不然他也不会成为天下之主。 但要是人人都这么想,那天下岂不是纷争不断? 难道他真的错了? [冰镇快乐水:也别说儒家,明清时期的儒家,孔子知道了都得气的爬出棺材。两千年了,儒家从汉武帝的公羊儒到南北朝融合佛道,到北宋横渠先生的关学,再到南宋的程朱理学,甚至明朝阳明先生的心学,再加上历代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各种乱改,都糟蹋成什么样子? 朱熹那时候,南宋小朝廷不思进取,反而天天纸醉金迷的,陆游不是写了嘛,“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所以他们这理学本来是让大家克制一下自己内心欲望,做个守节有度君子的,在当时不算错。 可几百年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