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的人,给了他们建立功勋的机会。 那些老贵族看不惯也是正常的。而他提拔的那些新的权贵,代表人物自然就是他兄弟卫青。 呵,看来还是对那些人太好了。 【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太史公就说他和柔自媚。 他为人不树党羽,太史公就说他“天下未有称也”。 甚至这次是李广先犯下贻误军机的严重罪行,卫青不肯直接给予重处,而是留出转圜余地,派人拿着酒食去了解情况,都会被指责为逼死大将。 可徘徊不前、贻误战机、导致单于逃脱的是不是你李广? 卫青连问都不能问了? 问了就是侮辱了? 那我还阴谋论的说,是不是李广心怀怨恨故意不去漠北,想坑死卫青呢!】 李广听仙子如此说,怕陛下对天幕言听计从,会信以为真,赶紧拱手澄清:“陛下明鉴,老臣绝无此歹毒之心!” 霍去病冷笑一声:“自然,不过是老将军在漠南逡巡不前而已。” 【太史公修《史记》,确实功高卓著,他开创的纪传体成为后世各朝史书的范本。但他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让他始终站在豪门权贵的立场上,去同情六郡良家子出身的李广,而带着挑剔的目光去看卫霍。以致于让古代许多直接读经史子集原文的文人中了他的毒,认同他的观点。 就连苏轼借古讽今的时候,拿来作比喻的也是卫青,将他描述成了谄媚小人,成了苏胖胖为人诟病的一个黑点。 这也是西汉之后,大家默认“当代人不修当代史书”的原因之一。】 当代人不修当代史书。 刘邦寻思,那他和秦朝算不算一代呢?要不要给秦朝修个史书啊? 他以前还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再来说说李广一家。 李广出身陇西李氏,祖上是秦始皇的大将李信,活捉了派荆轲来搞刺杀的燕太子丹,功劳不小。到了李广这里,自然也是家学渊源,弓马娴熟。 汉文帝时期,李广开始从军,多次阻击南下的匈奴立有战功。后来还多次陪汉文帝打猎,也是英勇异常,刘恒夸奖他:你要是当初跟着高皇帝打天下,高低得封个万户侯。 李广信了,并且终身以列侯为目标。 他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他还不善言辞,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 就这么一个人,为啥不能封侯呢?要知道汉武帝时期对军功真的很大方,连卫青霍去病手底下跟着混军功的都能封上列侯,怎么就轮不到李广呢? 要我说啊,小了,格局小了。】 格局……啥意思? 【首先,李广特别小心眼。 马邑之围那次,李广拿钱赎罪,贬为庶民,安置在蓝田县。 那时候他经常和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去南山打猎,有一次回城晚了,路上经过霸陵亭,霸陵尉不让他过。 李广的随从:这可是前任李将军! 霸陵尉:现任将军晚上也不能瞎跑,更别说前任的了! 后来没过多久,李广被汉武帝起复就任右北平太守,李广邀请这个霸陵尉一起上任。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ǔ???ě?n????0?Ⅱ?5?.???o???则?为?山?寨?佔?点 你以为是什么“小校尉权贵然后被赏识”的故事么? 不,李广给他骗到辖地后就杀了这个霸陵尉,然后上书谢罪。 咱就是说,至于么? 而且就这种小心眼,平时怎么处理同事关系?】 汉武帝记得这件事。 当时觉得杀了个小校尉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其中还有这种缘由? 大家看李广的眼神里都不自觉带着点鄙视了。 想想,他确实和同僚关系不大好。 【其次,治军散漫。 当初他和程不识一起在北境屯田戍边。程不识治军严格,按军令、编制进行管理,白天有斥候,晚上有巡逻。 但是李广这边就不是。没有严格的编制,也不约束士兵,斥候巡逻更是随意,就找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开始扎营。说真的,匈奴也喜欢好草场,不揍你揍谁? 这次也是,前军改右军让他迂回一下子他就不满了,准备不充分就气呼呼的出发,连向导都没准备好,怎么能不迷路?】 哦,原来是这样迷路的啊。 只能说是活该呗! 李广羞愤难当,他想,要不他当场自尽算了,也别去漠北战场丢人了,弄不好真发生了这种事,还要连累家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纯纯的政治白痴。 景帝时七国之乱,他跟着周亚夫前去平叛。周亚夫率军去了梁国东北的昌邑,切断南北战场,并且切断吴楚联军的后路粮道。 李广就在其中,并且表现的十分出色。 按说凭借这份功劳封侯不成问题。但是,这时候他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梁王刘武为了拉拢李广,私下送将军印给李广。 刘武是谁啊?虽然是皇帝的亲弟弟,但因为垂涎储位而一直被景帝视为眼中钉,但凡有那么一丁点脑子,都知道这么敏感的事情要远远避开。 但是李广接受了。 他就这么接受了。】 …… 想起这件事刘启就生气!现在听说李广将来还差点坑了儿子,一时动念想把他杀了。 算了,还是有点用的。希望这里的他听了天幕,以后能好好做人吧。 【或许,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吧?毕竟刘武当时有窦太后的支持。 可不管怎么样,这次平叛他没有任何封赏,真的就是自己作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特质,似乎还遗传了。】 嗯?什么意思? 【漠北决战时,李广的前两个儿子已经都去世了,只有一个幼子李敢在世。 李敢出身将门世家,也是如同李广一样弓马娴熟,原本汉武帝是很看好他的,所以这次给她安排在了霍去病的军中。 李敢也是敢打敢拼,立下了战功,被刘彻封为了二等关内侯,虽然没有封国,但是前途无量啊! 可是吧,李敢不知道从哪儿听信了谗言,认为是卫青逼死了自己的父亲,因此他竟然去揍了卫青一顿! 还是那句话,不管卫霍立了什么泼天的功劳,出身的原罪就是被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所以别人一忽悠就信了。】 【卫青是低调做人,不愿意与人结仇,把这件事给隐瞒了下来。 可霍去病是什么人,他能忍么?敢打他舅舅,那不就是踩他们卫家的脸? 于是后来在甘泉宫狩猎时,趁机射杀了李敢。】w?a?n?g?址?发?B?u?y?e?ì???ū???e?n?2?????????????ò?? 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