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好处多多,她们能提前预估做多少面,不然天气热没有冰箱,过个夜馊了浪费,就算不馊,给人家吃隔夜的东西也不放心。
价钱一说,大家一听,都能接受,于是都交了五分钱定金,等着明天吃面。
温竹一个个记录,凑热闹的越来越多,没有空手而归的,要么买了锅巴土豆,要么预定了明天的凉面。哪怕摊子今天位置偏了一点没在正门口,生意也是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吃摊脱颖而出,看的门口那边费劲起大早抢占位置的摊主眼红极了。
那个最先问面条的工人大哥一直没走,看温竹闲下来一点,赶紧问,“姑娘,你这个面卖不卖?”
温竹看他指着自己碗,眼神怪异,“大哥,这个我吃过了。就不卖您了,明天中午您早点来,第一个给您吃上,行不?”
那工人大哥见人家实在不卖,于是也就只能买了一份锅巴土豆,今天先对付几口。
想着明天下工一定要早点跑出来,不然看今天这架势,到时候又得排队排很久。
早知道,还不如不尝那一口面,简直把他胃口吊得太狠了。没吃过,也就不会这么馋。
蒋建业过来的时候,温竹和蒋沁刚好忙完,母子三人收拾东西一块回家。
因为明天要的面不少,蒋沁随便吃了点就出门去找人家订面条去了。
这面还是有一次蒋建北的那个战友王亮来看腿换药的时候,带来的。据说是他镇上的亲戚做的。跟一般白面不一样,不会一泡就太软烂,或者是断了。这是加了碱水的面条,但也不是太粗的那种圆的碱水面,反而细细的,有点像后世的那种细拉面。筋道有嚼劲,做凉面最为合适。
蒋沁是自己吃了中午剩的一些饭菜,让温竹他们自己炒鸡蛋,再弄点菜吃,补充营养。
但是温竹也懒得做了,于是给蒋建业也做了凉面。
专门多做了一些,给隔壁院的钱景盛,钱许森和小黄哥也拿点去。
开门的是钱许森,最近这中二少年成绩上倒是进步飞速,但是也都是他哥付出了时间教出来的。
今天难得看见他没做作业,果然作业写多了,钱许森眼里都没光了。
温竹把半盆凉面递过去,“拿回去尝尝,不过盆得腾出来得还我,我们明天还要用。”
钱许森看见稀奇吃的,眼睛都亮了。麻溜地就端着盆跑了,“等我一会啊!”
说着就把东西端进厨房,边跑边喊,“黄哥,晚上不用做饭了,有好吃的面!”
钱景盛对温竹道谢,“麻烦你们了,经常送吃的。”
说着就把一兜水果递给温竹,温竹推拒,“不用不用。要道谢,我都还跟钱大哥道谢呢。”
钱景盛站在那笔直挺拔,像一棵劲松,沉稳,内敛。
听到温竹说要道谢,棱角分明的脸上出现一丝迷茫,与他整个人的气质格外突兀,但显得有些人情味了。
“我们那天去公安局处理我三哥的事,是王公安帮忙办理的,我看那天的值班表上没有他。恰好鉴定伤情的工作人员也那么晚也在。还有后来,量刑的时候,我听说也是有人帮忙才能判那些混混三年。
所以,谢谢。”
第116章 生意火爆
钱景盛神色微怔。整个人都有些不自在。
钱景盛也不知道这话该怎么接,他本来就是不想让他们知道,免得让人觉得心里有负担。他也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一点救命之恩。没想到还是被温竹敏锐的发现了。
只能生硬地说了句。
“都是小事,不用谢。”
她都发现了,自己再说那些事跟自己没关系就显得矫情了。
温竹笑了,“该谢的还是得谢,对你来说是小事,对我们来说可不是,对我三哥来说,可是帮了大忙了。”
两人在门口那客气来客气去,钱许森已经端着大海碗吃上了。
一边端着碗筷吸溜面条,一边把洗好的盆子递还给温竹。
“谢谢啊,面条太好次,好次哭了!哥,快去次。啰里吧嗦啥呢。”
嘴里还没嚼完,又塞了一口进去。
温竹看他吃得完全没形象,笑着说,“现在这个季节黄瓜还没有接上,不然加点黄瓜丝进去,那才叫好吃!”
钱许森点头如捣蒜,“晚点一定要事试试加黄瓜丝的!”
温竹刚准备走,钱景盛叫住她,回屋去拿了一张纸递给温竹。
温竹接过来,就这麻黑的天勉强看清上面的字。
特殊人才行医许可证。上面盖着军区医院的公章。
温竹这才想起来之前他说帮忙问问,没想到证都寄过来。
“不是说是临时的证吗,怎么变成特殊人才证了?这又花了不少时间和关系吧?”
其实温竹这都是保守着说了,花时间都是其次的,关系才是重点。说不定还花了钱。再好的关系也是需要一定的方式维系的。
“这也是你有实力,才能办到。杨军医回去之后也帮了不少忙,我的上级也帮了忙。他们都很认可你的专业水准。”
温竹再次道谢。除了道谢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她对军人的崇敬再次达到一个新高度。
这么正直热心,无私奉献还平易近人的作风好的军人,也就是他们华国才有!当然,顾振北那样比较自私的除外。
钱许森扒拉完最后一点花生碎和面条,嘴里含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