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四年,武德帝计划泰山封禅,命肖臣毅在泰山设封禅祭祀坛与庙宇。
肖臣毅领命,武德五年,封禅台立成,武德帝领太子大臣在泰山封禅,当夜宿于祭祀庙宇,庙宇梁柱忽而倒塌,因众人正在熟睡,数多大臣丧命重梁之下。
武德帝在校曹霍风的救助下,逃离祀坛,大难不死,天命所归。
当年,武德帝下令彻查祭坛案,因奈何不住众皇亲威胁,暂解除肖臣毅大将军职务,停止施行大周律,将肖臣毅压于诏狱中,由大理寺审核此案。
大理寺结案说,肖臣毅以次充好,偷梁换柱,有意使梁柱坍塌,祸乱朝纲,鼓动百姓,应判肖臣毅大逆不道叛国之罪。
肖臣毅并不肯认,申请三司会审,武德帝允准由三司会审。
当年初秋,亲军都尉府提审肖臣毅,在押解肖臣毅去亲军都尉府待审的途中,正经过东华门。
献王福王,在东华门外,率王府亲兵围困肖臣毅。
献王以肖臣毅图谋皇位之言辞,鼓动年不足十岁的太子射杀肖臣毅。
肖臣毅倒于马下,手中握着宋献宁和他的结发锦囊,大周律至此亦胎死腹中。
当夜,献王率亲兵围困献宁公主于京郊园中。
彼时,献宁公主尚产下孩儿,托奶娘将孩儿带走,献宁公主只身拖延他于。
献王威逼宋献宁说出孩儿下落,献宁公主只说要见武德帝,献王不准。
献王吩咐亲兵,以贴加官之刑,威逼献宁公主说出婴儿下落,公主面容扭曲挣扎,银杏眼落红肿,终于京郊园中香消玉殒……
肖臣毅和宋献宁所生孩儿未知生死,只那奶娘冻死于野路之上,不见那孩儿踪迹,或被野兽吞食。)
后面批注着,(已于,武德二十年找回肖臣毅与献宁公主之女,封长宁郡主,册五百八十九详记。)这个字迹她认的出来,是他的。
六娘倏地一下落下手中书简,她懂了,为何公子秦,公子明,还有薛洺会对她有如此大的不满……
她有些愤怒,眼中盈着泪,怒说,“我不明白,既然霍风大人早就将这事清明了,为何迟迟不为阿爹阿娘昭雪,让害死他们的凶人逍遥法外,快活自在这么多年!……”
芷兰帮她将掉落的书简捡回来,说,“当年肖将军被大理寺监押,是因为封禅祭坛一案,此案不翻,两位王爷就是斩杀流犯,也不是死罪。肖将军死后,只怕陛下不想再牵连太多,便没有吩咐再查下去……”
六娘擦了眼角的泪,她侧头看着床头那张画像上宋献宁生动的面孔。
她想着刚才卷宗中没有情绪的字迹,此时看着那张美丽的面孔,仿佛看到她阿娘那张美丽的面孔在一张张加官纸下迅速没了生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