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娘没有再说话, 只是离他远远地坐了下来,一页一页看着他给她的书简。
当年的封禅祭坛修造,虽是肖臣毅领命, 但是主理封禅祭坛修建的是叫孟尧的工部主事, 以及随行的所有工部选的匠人。
修建祭坛楼宇的日程,用料,采购流程无一不记得很清晰, 祭坛出事后,孟尧说不曾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但有三个工部理事, 却说主事曾命他拣选并不堪用的大木从云南运来做材料,从外面看不出来, 但万万不可承重,后来才得知这材料是用来承重的。主事却将这些木料做了承重梁柱。
事后的调查卷宗写着,工部主事受肖臣毅之命,于主柱及主梁上偷工减料,又在等待封禅期间, 放些虫蚁,啃食主柱, 导致楼宇和祭坛随时可能坍塌。封禅的时候,因随行
护送人数众多, 祭坛承受不住, 塌陷, 连着庙宇上的柱和横梁一并倒塌,数人于中丧命。
“只因这三人的陈词,大理寺就断了罪,说是阿爹与工部主事合谋?”
孟简之在那边没有说什么,自然是默认了。
六娘又将他写的册子, 一一看过,旁的都是些证词之类。
当年指控肖臣毅的那三个人早就没了性命。
六娘坐在那里自己想着,若要翻案只有这位曾经的工部主事。
她见卷宗中写着,陛下宽仁,大理寺羁押一年后将工部主事与其子特赦流放……
六娘在那些书册中翻着,她记得,刚才看到了当年大理寺做的人物侧像。
她站起身在其中慌乱的翻找,终于在一张画页的侧首,看到标写着,“重犯孟尧侧像”
她将那张纸从中抽了出来,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这画像上之人,分明……是孟叔,在汝宁的时候大家惯常叫他孟老爹,因此六娘也并没有问过他的名字,只当是穷人家并未起什么像样的名字。
可原来,他就是当年的工部主事。她几乎有些怔愣了,画像从她手中飘落在案上……
灯火在一旁摇曳,过了许久,许久……
她回头看向孟简之。
肖臣毅被诏狱,孟叔他们则被压入大理寺。
她见他正在远处凝视着她,她忽而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她将孟叔的画像,原在书桌上摆好,有些手足无措地抚了下她手上的金珠……
孟简之察觉到她的吃惊和错愕,却如寻常一般,在她身后说,若无其事地说,“当年,阿爹因为牵涉封禅一案被下大理寺,后来肖将军死了,案子无法再审,陛下便放了我们,我们便去了汝宁定居……”他的声音轻轻的,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