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魏王有自己的顾忌,他本就不是意志坚定之人,又被白起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人的举动吓破了胆,生怕回头秦王第一个将矛头对准自己,说什么都不同意。
见魏无忌还想再求,含混道:
“若赵王说服楚国出兵,我们再出也不迟。看看,再看看,阿弟你别着急。”
魏无忌能不着急吗?眼下的情况简直十万火急。此前,在秦国攻克野王,截断上党和韩国国都之间的通道时,他就曾提出让韩国借道魏国,以魏国的安成道作为双方之间的通道,魏王便没有同意。
若当时痛快答应了,哪有如今这般多事?
但眼下不是翻旧账的时机,于是多次和魏王耐心讲其中的道理。
奈何魏王打定主意铁了心不做主动惹秦昭襄王的出头鸟,魏无忌说干了嘴皮子也没用。
于是,魏无忌只能另想它法。
正好,魏无忌曾经有恩于魏王的宠妾如姬,如姬利用魏王的信任,探听到虎符的藏匿地,偷偷将其带出来送给魏无忌。
魏无忌一得到虎符,便交给门客朱亥,令其快马加鞭带去邺地。
魏无忌深知如今率领邺地十万大军的晋鄙乃魏王死忠,没接到魏王命令,只见到虎符,是不会相信魏王命大军拔营,救援赵国的。
于是命朱亥带人追杀晋鄙。朱亥乃力士,出其不意之下,晋鄙暴毙而亡。
魏无忌接管了邺地的十万魏军,下令:
“父子都在军中的,父回国。兄弟都在军中的,兄回国。没有兄弟的独子,回家去奉养父母”。
由此挑出八万精兵,前往邯郸城。
第55章
范雎到桃村时, 已经是麦收时节。麦穗沉甸甸的弯腰,让村民们笑眯了眼。
一路行来,路途颠簸崎岖, 叫他受了许多罪。只有进入林先生治下, 才会有如此清晰的感受——
村与村之间的土路十分平坦,甚至连个大点的土坑都没有。有些大镇子的路两边, 还会看见规划非常齐全的排水渠。想必到了雨天, 雨水顺着排水渠最终进入水库, 路上是很方便人行走的。
村里根本看不到闲汉,即便是老弱妇孺手头也都有活儿可干。忙着收麦子的, 帮忙做饭送水的, 一切井然有序,村民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发现这里的村民身上虽然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 却都很合身。
也就是说, 村民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衣裳穿, 并不是小孩儿改大人的旧衣,弟妹穿兄姐的衣裳。这在如今何其可贵!
看到的一切让范雎十分感慨, 见到林评后, 他与林评分享一路上的见闻,最后总结道:
“先生是自下而上的管理, 国君们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您这般的管理手段, 并不适合疆域广袤之地, 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多了,终将尾大不掉,反被挟制。”
林评并不否认他的说法,因为这是事实。
范雎的眼光很好, 他告诉林评:
“您对百姓太宽容了,人心都是贪婪的,如今他们感念您,将来又会要求更多,一旦您不能满足他们时,他们终将会推翻您。所以眼下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制度,人生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一切都在框架内相对而行。”
林评似笑非笑看了范雎一眼。
“这是想试探我?”
范雎嘿嘿笑,并不否认。
如今六国之内,旁人或许会以为先生只有众人看到的能耐,但是范雎不同,他坚信先生如此做,定然在背后藏了杀手锏。
“您就不是能眼睁睁看着被人摘桃子的性子。”
林评不和他说这些,边盯着嬴政写字,边和他闲聊:
“除了认政儿做我义子之事,你此来还有何事?”
范雎苦笑:
“什么都瞒不住先生。”
既然先生主动问了,范雎便也实话讲了:
“依您看,白起还有活下来的机会吗?”
林评意味深长看了范雎一眼,握着嬴政的手又写了两个字,这才道:
“你是想让他活还是死呢?”
对眼下的范雎来讲,自然是希望白起死的,白起活着对他就是最大的威胁。但从长远来看,范雎希望白起活着,那样最起码能证明,在如今的秦王手底下卖力干活儿,还是能得一个善终的。
林评明白范雎心里的弯弯绕,直接告诉他:
“白起死定了。”
这话就连嬴政听了都吓一跳,手下的大字瞬间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