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夫人拉着余德厚等人快步离开,把地方让出来给萧慕止与赵书晴说话。
萧慕止点头,“来跟赵姑娘告别。”
赵书晴心中一紧,脸上却努力维持着平静,道:“王爷这是要回北地吗?”
萧慕止神色凝重:“北地传来消息,牧将军抵抗不住北蒙,我不能再留在京城。”
他转头看向赵书晴:“往后你且要小心行事,我交给你的哨子可还在。”
赵书晴忙从袖子里拿出玉哨子来,层层叠叠用帕子包裹好:“王爷要收回去吗?”
萧慕止看着那被包裹严实的哨子,眼底涌出一抹笑意,眼睛都亮了几分:“送你了便是送你了,怎么会要回去呢。你留好,若是能去北地,这哨子便是信物。我府中上下仆人皆都认识这个哨子。”
赵书晴微微颔首,将玉哨子小心收起,心中泛起一阵暖意,又带着些许怅然。
她抬眸望向萧慕止,认真说道:“王爷放心,我定会妥善保管。只是北地战事吃紧,王爷此去千万要保重,盼您旗开得胜。”
萧慕止凝视着赵书晴,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期许:“书晴,京城暗流涌动,沈策州必定不会放过赵家。你与赵承弼藏在此处,并非长久之计。若有任何难处,可设法联络我在京城的暗桩,他们会暗中相助。”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块锦帕,上面绘着一个隐秘的记号,递给赵书晴,“凭借这个记号,可找到他们。”
赵书晴接过锦帕,仔细端详后小心藏好,重重点头:“多谢王爷,我记下了。”
此时,一阵寒风吹过,撩动着两人的衣袂。萧慕止看着赵书晴,似乎还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良久,他才低声道:“那我便先行一步,待北地战事平息,我再来寻你。”
赵书晴望着萧慕止,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还是强装镇定:“王爷一路顺风。”
萧慕止转身,大步离去。赵书晴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心中五味杂陈。
第133章 没有人把她当一回事。
赵承弼这一次昏睡醒来已是两天后。
这次醒来的状态明显比前两次好很多,他被赵书晴扶着靠在床头上。
身上的伤口大多数好了,有些太深的伤口也在结疤愈合中。
他这算是熬过来了。
赵承弼沉默地吃着赵书晴给他喂的肉粥,视线一直落在屋内人的身上。
上次醒来的时候,他不顾场合把秘密说出来,是怕自己活不久,现在他能明显感受到自己身体在恢复阶段,也就不急于一时。
他也得摸清楚现在是什么状况。
赵书晴给他喂好肉粥,轻柔地给他擦拭嘴巴。
“能否让我与妹妹单独谈谈?”赵承弼对着屋内的人问道。
屋内的人纷纷会意,默默退了出去。
待房门关上,赵书晴重新坐到床边,轻声问道:“二哥?”
“帮我倒杯温水。”
赵书晴起身倒了杯温水递给赵承弼。
赵承弼闭上眼,三万将士惨死的景象再次浮现在眼前。
“当初大哥临走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自己命不久矣,他告诉我,若是赵家有难,便去北地找司空先生,好像关乎新皇的秘密。我原打算与北蒙战事完结后,便去一趟司空先生之处……”
话到这里停顿了,赵承弼再次回忆起在战场上的种种,那是他一辈子都无法愈合的伤痛。
三万将士并未死在蒙珂察手中,而是死在大祁人手中。
赵书晴听完,心中猛地一震,端着水杯的手微微颤抖。
赵书晴的舌尖泛起丝丝苦意:“大哥早已经料到有今日?那为何他不说?”她的脑海中也浮现出赵家流放路上被刺杀的惨状,亲人在她面前倒下去的无助感。
她什么都不能做,也做不了。
赵承弼缓缓睁开眼,眼中的痛苦尚未褪去。
他知道小妹与大哥的感情最为深厚,所以面对这样的结果,小妹对大哥的埋怨也是最深。
明知会发生,却没有提前告知。
其实在他面对三万将士死去的时候,他也曾埋怨过大哥,现在经过时间沉淀,他倒是想明白了:“也许,大哥也不知该怎么办?他没有第一时间说出来,想着也许新皇会看在我们都不知情的份上,饶了我们赵家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