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忐忑不安的情绪中,他来回踱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急地等待着。
好在薛老爷并没有让赵承弼多等,他取出一封厚厚的信,递给赵承弼:“这是你大哥留给我保管的信物,拿走后便不要再回来了。我薛家只想要在这北地中安稳过日子,不想参与任何事情。”
赵承弼对着薛老爷再次行礼,最后沉默地转身离去。
回到客栈中,他把自己独自锁在客房内,拆开了那封有点落尘的信封。
最前面一封信是写给薛府的。
赵承煜先是问候薛老爷的身体情况,又提到当初薛家落难,被南獠人发现行踪,是赵承煜使计谋把南獠的人骗了过去。
然后请薛老爷看在两人交情上,还望帮助赵家保全唯一的秘密。
若是赵家没有落难,这一封信不会有人来拿,要是赵家落难了,还请薛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赵承弼叹息一声,人性总是复杂的。
薛家帮忙保管了这一封信,却没有对赵家的困境伸出援手。
赵承弼轻轻摩挲着赵承煜的字迹,心中五味杂陈。
强抑着内心翻涌的情绪,他缓缓翻开下一页信纸。
信上写道:“承弼亲启,多年未见,家中境况如何?晴柔近来可好?至于策州,此人居心叵测,你务必时刻对他保持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父母年事渐高,你当收束心思,多在二老跟前尽孝。”
信中还细细叮嘱了诸多琐碎家事。想来在赵承煜的眼中,这些繁杂的家事,远比秘密还要来得重要。心知自己恐怕命不久矣,趁着这信,诉说情感。
信的末尾,终于触及到新皇屠戮赵家的隐秘缘由。
“吾身为二皇子伴读,自幼便与他情谊深厚……随着年岁增长,二皇子样貌愈发不像老皇帝。二皇子乃是皇上最为宠爱妃子贤妃所出。二皇子因自身样貌不同,内心焦虑存疑,他既不像贤妃,又与老皇帝毫无相似之处。
二皇子私下与吾谈心,诉说皇上看他眼神冰冷且狠毒,令他寝食难安。他暗中探寻自己身世,竟由此揭露一个惊天秘密。
原二皇子并非皇上所生,乃是贤妃进宫前与未婚夫周家之子所孕。贤妃当年被皇上强制性带入皇宫中,便怀疑自己怀有身孕。却无法确定孩子生父是何人。
贤妃以死相逼,迫使皇上允诺,无论二皇子生父是谁,都要视如己出。奈何二皇子的样貌,使得皇上见他便会想起贤妃往事,记起当年的屈辱。
二皇子知晓真相后,深知自己与皇位再无缘分。自此,他整日忧心忡忡,疑神疑鬼。原本性情温和的皇子,逐渐变得残暴不仁。不过,他对我依旧深信不疑。
尽管我对二皇子残忍行径深感痛心与愤怒,但念及多年情谊,终究无法离他而去。
此时,朝堂纷争激烈,大皇子被立为太子,他素来与二皇子不合。哪怕稳坐太子之位依旧对二皇子心生嫉妒。”
就在此处,赵承煜的字迹停顿许久,上面的墨汁浓郁扩散,想来他当时的心情是如何的沉重与痛苦。
他继续写到:“然,二皇子敏锐察觉,皇上对他宠爱悄然减少。在皇上下旨让萧家之女进宫当皇后时,这种不安之感到达极点。他知,牵制好萧家后,便是对他下手。
皇上要为太子铺路了。为求自保,二皇子与贤妃联手设计,杀害大皇子,并求得江湖妙手改头换面,从此二皇子成为大皇子。
二皇子潜心研究大皇子的一言一行,骗过皇上,骗过众人,独独未骗过我。我佯装不知,虚与委蛇许久,到底还是被他试探出来了。我知命不久矣,也深知他多疑残暴之性,内心深处又不忍放弃他以往的良善。
故而留下这一封信,若他能放过赵家,此信永不出世,若是,他依旧赶尽杀绝,赵家往后如何,我且无所怨言!”
最后一张乃是第一楼的永久保存的当票。
这是赵承煜留给赵家复仇的利器!
第186章 夫人,您高抬贵手吧
赵承弼默默看完信,紧握着信纸的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想来薛老爷早已知晓这些信的内容,才对赵家的事避之不及,对赵家落难也视而不见,难怪新皇容不得赵家存在。
二皇子的所有事情,大哥都了如指掌。
赵承弼想起,赵承煜不止一次跪在新皇面前表忠心。
当时以为大哥是因为一代朝臣一代君,在他认为中当上皇帝的人是大皇子。
现在想来,赵承煜表示忠心是因此事。
这一夜,赵承弼彻夜未眠。
他独坐窗前,凝视黑夜褪去,阳光冲破云层,落在他的身上。
他不禁联想到赵书晴被沈策州背叛之事,此刻终于恍然大悟,新皇采纳沈策州的建议,并非出于简单的嫉妒。
而是蓄意要让赵家陷入众叛亲离的绝境,以绝后患。
赵承弼决定启程回去。
无论如何,他眼下要做的,便是将此事告知赵父与萧慕止——坐在皇位上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大皇子,并非龙家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