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63章(2 / 2)

就像徐应初之前提及的那样,他不想岱林中街只属于他,于是他创作了一本属于全岱林中街居民的作品。

而岱林中街的居民等待这一天其实很久了,他们需要更多鲜活的生命注入这条快要走向衰亡的老街。

易微在小绿书首页刷到谷云的帖子是在下午,她上传的笔记封面是岱林中街和《向阳处》封面各居一半的对比图,标题特别直白——“我找到了现实里的向阳处!”

发表时间不过三小时,点赞和收藏量已破六位数,是非常惊人的数据。

宜宁并不是热门的旅游城市,但托了劳动假期和对面西江路的福,下午愣是从对岸分了一波流量过来。

然而热度远不止于此,假期剩下的两天人流量一天比一天高。

找裁缝铺老板缝破衣服、去小卖部买老式酸奶、求盲人糖画老板画一个点不对睛的龙、找木匠师傅定制木偶小人、在梧桐树下许愿,顺道去树下的gelato店吃个雪糕,这似乎变成了游客的固定打卡模式。

晚上收工的时候,街民们总揉着酸痛的肩膀说累,面上却挂着笑,叹岱林中街又活了。

热度在上,不可避免的各路埋怨也随之而来。

交通不便、店面空置率太高、设施老化等等一些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被提出,将一些还在观望的游客念头打消。

所幸当地文旅及时接下这波热度,当即发布声明称要对岱林中街进行改造。

相关部门很快派人前往岱林中街进行实地考察,不过半天的功夫,便解决了交通这个首要的问题。

当天下午就将终点站在西江路口的公交车延长目的地至岱林中街入口,同时增加摆渡车减少等车时长。为了增加趣味性和与西江路的联合互动,还在两街之间的河流上新增了横向手摇船活动。

此后的几天,施工队也在夜间入场,对岱林中街进行小范围的翻新工作。

在保有岱林中街原风格的基础上,尽量不改动店面基础布局,吸引了一大批店铺最快入驻,以满足游客有更多的可选择性。

文旅局借着这波热量,找易微约了宣传图。

同时易微也借着这份工作被更多合作方看见,每天忙的两脚不着地。

不同于以前在央企的工作,底层的自由职业者为了维持生计往往没有休息日,几乎是全年无休地干,辛苦程度不言而喻,但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易微也并不觉得苦。

早已实现经济自由的徐应初自然悠闲的多,每天腰酸背痛的段菲芸见不惯,便以二十时薪的工价把人拎去了店里做了兼职工。

易微的工位在书屋二层的窗口,正对向gelato店面的位置,她只要将视线落向那处,便总能对上那双裹着笑的眼睛。

男人的皮肤并不像再遇时那般过分白皙,面上的冰霜也化了精光,他站在向阳处,周身都裹着温热和灿烂的光。

徐应初歪歪头,朝她眨眨眼,像一个金色的精灵。

大抵是饱暖思yin欲,在不为生活忧愁后,易微突然幻想起和他更进一步的未来。

她想,因为是爱人徐应初,所以婚姻不是坟墓之地,而是她想和他携手抵达的目的地。

第55章 潮湿 易微,不要怜悯我。

易微没想到她是在这样的场景和心境下向徐应初提出的结婚。

因为外形出众的缘故, 网上突然小范围火了几张徐应初在段菲芸店里兼职点餐的照片。

易微起初还好心情地用网上那些露骨的评论调侃他,可后来就再笑不出来了。

像小时候思政课本里教导的那样,网络确实是把双刃剑, 在带来积极层面的热度外,也吸引了一众牛鬼蛇神给予沉重的负面打击。

地球村的概念在网络时代才被真正落地写实, 只需要透露些微个人信息,大数据便能精准匹配上与你有关的人, 当然这其中不乏不想你好的家伙。

在热度正盛的时候,一个初始头像的匿名账号在个人主页po了一张图片,是苏明桉和付怡禾去年在剧组拍摄时抓拍的照片。

这种明星话题, 本来只会引起女方毒唯、男方毒唯、cp粉三方大战, 但偏偏这位博主带了几个毫不相干的标签。

#续昼#岱林中街#gelato帅哥

因为有明星大咖的流量加持,这篇博文很快冲上热门,在粉丝和读者两方的配合下,很快大家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岱林中街兼职的gelato小哥是续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