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辞看得口干舌燥:“你还在加班?”
“嗯。”对方没觉得这有什么,“这里只有我。”
游辞:“那也有点……”
闻岸潮突然把镜头往下拉,大大方方给他看。
游辞的脸跟着烫了,嘴上说的却和真实想法全然不同:“艹,你加班都能起来……要不要这么变态……”
闻岸潮一笑,这次是脸对着镜头,角度很随意,但这个笑是好看的。他说:“突然想到你,就没忍住。”
这种话的杀伤力简直堪比表白。游辞突然听到面具碎裂的声音,竟与心碎的声音如出一辙。这让他只想逃避:“我、我都打算睡了……”
闻岸潮“嗯”了声,还是看着他。就这么短短几秒的沉默对视,游辞有种脱口而出的冲动。
但闻岸潮比他先开口,低低地,几乎是用气音询问:“真的?”
游辞头脑发胀:“那你……亲一下我,就给你看……”
闻岸潮吻在镜头上。
很轻的一下,游辞就融化了。
第44章 思念的公式
第二天,游辞浑身都不自在。
他头痛欲裂地捂着脑袋,在工位上懊悔不已。真是难以置信,居然做了这种事……变态!他们两个都是变态。
什么一个小时限制,计划最终还是泡汤了。游辞倒也不恼,他向来对计划的实施过程有耐心,今天乱了,那就明天再来便是了。
不过,他敏锐地察觉到问题所在:记录方式显然过于粗糙。他单手托着下巴,盯着笔记本若有所思。思念时间的记录应该更严谨……要充分考虑意外情况,比如,昨天晚上那样……
游辞打开电脑,飞快地敲下几行记录。屏幕上的文字仿佛在为一场无声的拉锯战铺路:
主动想起(低等级):由自己控制的念头,按时间累计,维持原有方式记录。
外界刺激(高等级):如果闻岸潮主动联系,则需调整权重。他发消息,影响值按0.8计算;但若是电话或当面,那干扰显然更强,权重要上调到1.2。
为了不让高等级干扰打乱原计划,必须留出“应急储备时间”。
游辞在纸上快速写下一个公式。
“小游,选题搞得怎么样了?”背后忽然响起一个声音。
游辞握笔的手顿了顿,下意识用另一只手盖住了笔记本,却又觉得这个动作太过心虚,索性抬头假装镇定地抬头:“陈教授。”
陈教授:“加权求和?和投资相关?”
游辞心里默念着“冷静”,迅速编造了一套解释:“是的,和投资有关。”
他清了清嗓子,语速放缓:“是一种量化个人投资偏好模型的公式。比如说,投资人对某些资产有特定偏好,我就在这里设定了一个权重,模拟他们的选择习惯。”
陈教授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我看你好像还考虑了‘刺激触发’的外部影响,连系数都写上了?”
游辞严肃地点头:“对,投资决策往往受外界因素干扰,比如突发新闻、市场变化,甚至是个人情绪波动。加权的目的就是量化这些影响,尽量做到严谨。”
陈教授又看了一会儿,没说什么,走了。
不会被看出来了吧?游辞心里七上八下地猜着。这时候,一通电话突然打来。
每当这种时候,游辞的心就会提到嗓子眼——很久以前,明明根本不在意各种来电的。管他到底是谁。但现在……
对方:“喂,是弟弟吧。”
女人?游辞:“……周姐?”
老周开门见山:“那个刘子权昨天是不是找你了?”
“是,他让我和我哥传个话。”该死,怎么这么自然就说出来了!游辞咳嗽一声,“我没答应。”
老周:“就这样?”
游辞:“就这样……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老周:“没事了,再见!”
竟然挂了。
游辞瞪了手机一会儿,立刻回拨。
老周是忙音占线。接下来两天,无论游辞什么时候打,她都是占线。
就在游辞按捺不住,想联系闻岸潮时,老周终于接了电话,声音有些疲惫:“喂?你还真是不屈不挠。”
游辞问:“你们团队出事了?”
“这能说吗?”老周自言自语一番,随后大喊,“喂!这能说吗?”
游辞:“……”
游辞:“我哥在你旁边?”
老周:“算了!他忙着,没听见。这样,就是刘子权在外面散播了些不太清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