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7章(2 / 2)

有福之人不用忙,琳琳躺着就赢过了大多数人。

“好了,赶紧洗脸吃饭去,都要中午了,别让你表哥看笑话。”

姜凤贤拿着包从卧室里出来了。

她不是慈母,对唯一的女儿也不会太惯着,一向很严厉。

数落完闺女她去找米翠华。

米翠华在家属院的一号楼,隔得不远,下楼走几步路就到了。

一号楼这边住的都是厂里的领导还有技术员,房子也是两室或者三室的格局,最小的都有五十平方,就比较宽敞。

姜凤贤平时不怎么来这边,不过她跟米翠华还是很熟悉的。

两人年龄相仿,又都是十分爽利的性格,米翠华听她说完来意就立马拿起家里的座机打了一通电话,那边答应得也痛快。

姜凤淑坐了一小会儿就回来了,叫上姜广军,带着材料去知青办。

到那儿,姜凤淑说于红霞是她外甥女,病退回来的,人家直接就把章盖了。

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回街道这边找人开了证明,拿去派出所登记,把户口落上。

粮油本跟副食证也一并领了。

今天是二十四号,这个月没几天了,从下个月一号开始,于红霞跟三个孩子就可以凭本购买商品粮,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也是今天上午办事的人不多,加上走通了关系,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事情自然出奇的顺利。

第7章 前世留下的祸根。

姜广军看着手上刚拿到的户口本还有粮油本,高兴之余又不禁自嘲。

前世他真是识人不清,被卢美芳的几句话耍得团团转,为了落户口的事,多绕了一大圈弯路,最后还是他二姨父找人帮的忙。

只是前世找的不是米翠华,也没这么痛快,他跑了好几天才落上。姜广军揣好户口本,准备把他二姨送回去。

大冷的天,不是亲姨心疼他,谁会陪他出来这么折腾,半上午的时间跑了好几个地方,好在事情很顺利,没有白跑。

到家姜凤贤气息还未喘平,就说了个好消息,“广军,红霞工作的事你不用着急,我刚才听你翠华姨说,她娘家侄女昨天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原来的工作肯定不会留着,我托她给问问,行的话咱买过来给红霞。”

姜广军眼睛一亮,“二姨,你说的是米彤彤吧?她在哪儿上班?”

“对,就是她,你应该认识,她以前总来家属院这边玩,在幼儿园上班,她上个月参加高考了。”

姜凤贤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只是不知道她之前答没答应把工作给别人,你翠华姨让咱们等着听信儿,她会尽快给问问。”

扎着围裙在走廊做饭的曹永年,跟进屋来,听完后点了下头。

他说道:“幼儿园的工作不错,刚才我还琢磨,不行过完年让红霞去运输公司的食堂当个临时工。”

正式工作一时半会儿不好找,临时工相对要容易些。

“食堂工作累,还总沾凉水,湿漉漉的,红霞身体不好还是别去了,反正户口落上了,没有工作就在家复习,考上大学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姜凤贤想说没钱她给拿,想想又没说,广军轻易不会要她的钱。

想起来姜凤贤就觉得可惜,这次红霞要是能参加高考,哪还需要这么费尽心思地回城。

原本当年政策下来时,广军不用下乡,可以跟着老曹在运输队当学徒,偏偏出了楚家小孩的事。

加上她婆婆闹腾得厉害,到处跟人家嚷嚷,说广军要不去下乡,老曹也得给两个侄子解决工作,不然就去告他不孝!老曹一生气,干脆谁也不管了,全都下乡。

老曹的两个侄子早招工回城了,只有广军在东北结了婚,拖家带口的,有些不太好办。

现在红霞跟孩子已经回城了,广军也快了,姜凤贤算是去了一桩心事。

曹永年见她突然愣神,轻拍了拍她肩,“想什么呢?把鱼炖上吧,我已经收拾好了。广军,你中午在这儿吃,正好陪二姨父喝两杯。”

米翠华是个急性子,她要答应的事立马就会去办,这事儿估摸下午就能有准信儿。

“对对,在这儿吃,你姨父的徒弟昨儿送来条大花鲢,有十多斤重,我这就去炖上,再蒸一锅大米饭,琳琳可喜欢吃你带回来的大米了。”姜凤贤说完解下曹永年身上的围裙,麻溜去做饭了。

姜广军笑着,要去帮忙,他早上拿来有二十斤东北大米,是他在当地找人换的,够琳琳吃一段时间了。

曹琳琳一听说有大米饭吃,立马举手道:“妈,我也帮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