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我过两天要去趟省城,村里打算搞个养殖场,想去省农大找专家取取经。”
他已经跟那边的老师联系过了,也听了很多建议。
正好公社有人牵头,农大也很欢迎他们过去参观学习。
大队长就选了几个人,其中就有他一个。
“办养殖场?是要养猪吗?饲料是个难题,还有防疫方面,我帮你找些书跟资料寄过去吧?”
“好啊,我们正缺这个,多多益善。”姜广军呵呵笑了。
他上学时不怎么爱学习,成绩一般,现在让他看书真看不进去,但村里还有别的知青,上过高中的社员也有,让他们学呗。
他呢,只是想借着重生的机遇,试着帮南岭大队找条致富的路子,至于路找好了,以后怎么走,他可不会跟着指手画脚。
而养殖场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村里有养猪,只是数量太少了,不够规模,养殖其他的牲畜村里人又没经验,这次去农大正好可以学习一下,机会难得。
于红霞知道他笑什么,她可太了解这个男人了,人是机灵,脑子也够聪明,就是读不行。
不然姜广军要是跟她一起复习考大学,回城的事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波折了。
“广军,你出门在外要照顾自己,我寄了信给你,还有个包裹,是我做的书包和笔袋,应该快到了,你给爱莲姐家孩子还有牛牛他们分分。对了,杜家搬走了。”于红霞最后才想起来。
杜老大的案子结了,人判了死刑,杜老二判了十五年,一时半会儿是出不来了。
程云离婚了。
杜家现在的房子是属于非法侵占来的,必须搬走腾出来。
至于原来的房主,阚老师在联系了,暂时还没有消息。
“好,我知道了,媳妇,后面还有人等着打电话呢,有事写信吧,我先挂了。”
于红霞嗯了一声,让他照顾好自己就挂了电话。
姜广军其实还有很多话要跟媳妇说,不过身边人太多,不方便,只能挂了电话。
然后给钱,一分钟一块钱,电话费是真贵。
等他去会计那交了钱出来,就看见林正国正在门口站着。
背着手,指间夹着一只卷好的旱烟卷,身上穿着半旧的灰布衫子,脚上的布鞋沾满了泥,看着好像刚从地里回来。
实则不然,早上刚下过雨,村道泥泞不好走,这才弄了一脚泥。
“电话打完了?红霞跟孩子都挺好的吧?”
“挺好的,大叔,你这是又去哪儿了?”姜广军掏出口袋里的火柴,帮他点燃了烟。
林正国一边抽着烟,一边道:“我去养猪场那边看看,有只母猪下要崽儿了。”
“大叔还是看好养猪?”
“嗯,不光我看好,村里很多人都觉得行。你说的那什么新品种,还得再研究研究。”
“那就再研究研究吧。”姜广军说的是“三江白猪”,一种适合北方寒冷地区养殖的肉猪新品种,只是目前还没有全面推广。
两人说着话,那边快递员过来了,于红霞说的信跟包裹到了。
因为包裹不算重,快递员直接送过来了,姜广军习惯先看信。
信不长,只有两页纸,很快看完了,不过看完后他砸么了下嘴,有些受刺激了。
他媳妇是越来越能干了,一个笔袋卖了两千,自己再不努力就要被碾压了。
第44章 要你有啥用!
于红霞这次寄来的包裹比上次的要大,重量却没增加多少,拿在手上轻飘飘的。
姜广军打开,里面有三个帆布双肩书包,五个带夹层的各种颜色的笔袋,于红霞还给他做了两双布鞋,他脚上的胶鞋结实是结实,不如布鞋穿着舒服透气。
前世姜广军穿了几十年,现在要不穿他还真不习惯。
“这书包做的不错。”姜广军拿起来看了看,书包的款式很新颖,跟后世商店里卖的差不多。
笔袋做工也很精细,一看就用了很多心思,怪不得服装厂会给他媳妇那么多设计费,确实值得。
姜广军看完,将一个书包两个笔袋给林正国,“大叔,这是红霞给你家大壮的。”
林正国的大孙子叫大壮,就是于红霞救的那个孩子,和牛牛是表兄弟,比牛牛小两岁,刚在村小上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