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军拿着介绍信,当天就去公社办理户籍转出证明。
他走的是接班回城的路子,目前又是离婚状态,加上手续齐全,户籍办理的很顺利。
从公社回来就开始收拾东西,去年分的粮食已经没有多少了,就留给乔梁。
今年分的麦子,大半换成了粮票,家里别的零碎东西一并留给乔梁。晚上,他还请几个要好的吃了顿饭。
因为要赶时间去县城坐火车,第二天一早,姜广军就从家里出来了。
乔梁将拖拉机停在村口。
大壮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姜叔叔,你要走了?”声音里带着浓浓的不舍。
而在大壮身后还跟着林海洋、林家大婶、姚爱莲以及一帮知青,都过来送他。
“是啊,叔叔要回城了,大壮要好好学习,以后争取考到京市去,到时候一定要来叔叔家里玩。”
大壮用力的点点头,“好。”
姜广军摸摸他头,然后跟大伙摆了摆手,转身上了拖拉机,很快出了村子。
他一直没回头,可不知道,很多知青眼睛都红了。
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
单看分数,南岭大队这次能考上大学的依旧寥寥无几。
听说姜广军要回城接班了,这些知青们一个个嫉妒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可又有什么用?
就在他们愤愤不平的时候,姜广军已经上了火车。
绿皮火车哐哧哐哧的,在铁轨上蜿蜒而行。
不是节假日,车上人不多,姜广军坐在靠窗的位置。
车窗开着,有徐徐的风吹进来,带着几分凉爽。
他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感慨自己离那个生活了十年的地方越来越远了,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回来。
姜广军摇头笑了笑,他可不是矫情的人,京市还有家人在等着他呢,自己迟早要离开的。
现在不过是一个人坐车有些寂寞罢了。
第二天上午,火车到站了。
姜广军下车刚走到出站口,就见于红霞在前面朝他摆着手,“广军!”
于红霞是特意请假过来的,今天没去上班,幼儿园的轮休已经结束了,
“媳妇。”
姜广军带着大包小包的挤出人群,放到一旁三轮车上。
然后回身飞快的抱住于红霞,再立马松开。
于红霞脸颊微红,她四下看了看,没发现有人注意他们,才悄悄松了口气。
“媳妇,你坐上来,我拉着你回家。”
“好。”于红霞笑着坐到车上,“怎么这么多东西啊?”
大小六个行李袋,却没有被褥。
于红霞说完便打量着姜广军,这男人瘦了很多也黑了不少,但他眼神清亮,看来在乡下这半年过得不错。
“全是大伙送的东西。媳妇,你高考成绩出来了吗?”
“出来了,我考了409分。”比她之前估算的多了二十几分。
“看来大学是稳上了。”
“嗯,体检过了,就等通知书了。”
“还是我媳妇厉害,知青点那些人,天天不上工捧着书看也没考多少分,还咋咋呼呼的。”姜广军最后很是不屑的道。
“咱不管他们。”于红霞笑道:“就让他们嫉妒去吧。”
姜广军点点头,也跟着笑起来,两人一路说着话回到家。
“呦,小姜回来啦!”刚到胡同口,在跟人闲聊的徐大妈就笑着迎上来。
“徐大妈,您挺好的?”
“挺好的挺好的,小姜你总算回来了。”徐大妈呵呵乐着。
等三轮车推进院子。
“爸爸!”皓皓最先跑过来,一把抱住姜广军大腿。
姜广军弯腰将他抱起来。
“咯咯…爸爸回来了!”皓皓高兴的直乐。
媛媛领着妹妹落在后面。
姜广军摸摸大女儿的头,小姑娘长高了,然后又把小女儿也一块抱了起来。
“爸、爸。”
“哎!”姜广军在小女儿脸颊上亲了亲,都半年了,这小丫头居然还记得他呢。
其实是姨奶奶经常拿着照片教的,欣欣自然知道他是爸爸。
“看看,小姜这一回来家里多热闹。”徐大妈在一旁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