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续办的很快,房产证上写的是于红霞的名字,是姜广军特意要求的,省得媳妇老说他打歪主意。
房子买完也没声张,除了阚老师没人知道,不过姜广军没瞒着他二姨父。
曹永年听说后也有些意动,他也想给琳琳买套房子,不然等他百年后,机械厂的房子收回去,琳琳如果还没结婚就没家了。
他今年六十一了,身体虽然看着还行,但人吃五谷杂粮的,说不上哪天就走了。
居安思危,曹永年想的一向比较长远。
姜广军听完,老爷子的打算,却笑道:“二姨父,你老人家这面相一看就是高寿之相,肯定能活到一百岁。”
“一百岁我不奢望,能再活个十年八年的,看着琳琳结婚生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曹永年穿着沾满机油的工作服,手上拿着搪瓷缸子在喝水。
他今天过来帮忙检修几辆车,中午吃完饭,坐下歇会儿。
“你什么时候搬家?”
“等几天的,那房子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要住进去还得好好收拾收拾才行。”
“买完房子手里没钱了吧?回头给你拿点。”曹永年道。
姜广军连连摆手,“不用二姨父,我现在每天都有进账,钱够用,您不用担心。”
家里存折上正好一万六,还有几张外汇卷他没动,平时开销用不了多少钱,有他工资就差不多够了,他媳妇学校还有补助。
“二姨父,要买房子就趁早吧,没准以后会涨价,不好买。”
“知青大返城已经陆续开始了,以后京市的房源还有工作岗位都会越来越稀缺,您最好早点做打算。”
曹永年点点头,他是个很智慧的,天天看报纸听收音机,对以后的发展趋势能看清一二,觉得姜广军说的对。
两人正说着,传达室有姜广军电话。
是乔梁打来的,他要回城了,问姜广军下乡的房子多少钱能卖?
姜广军说:“二百块钱就行,那房子盖了七八年了,包括里面所有东西。”
“实在不行再少点也成,你看着办吧,乡下的土坯房子不值钱。”
“我知道了哥,你帮我租间房子。”他回城后没地方住,大伯家他是不会去的,至于亲爹妈,都有各自的家庭,从小就不管他。
“行,哥知道了。”姜广军笑着没说,等他搬走了,现在住的房子就留给乔梁,他已经跟阚老师打过招呼了。
乔梁相信他,也没多问。
几天后,曹永年便在京师大附近给琳琳买了座一进的四合院,然后又租出去了。
姜广军去看过,那小四合院板板正正的非常不错,他看完都心动了,可惜手里没钱了,只能等以后再说。
现在要把新家收拾收拾,他找了几个人,大门拆了扩宽,再修葺一下,等晾晒好,补齐各种日用品跟家具,看了下日历,五月一号不错,就定在那天搬家。
还有几天,在双梧胡同住了一年多,就这么搬走了心里还有些不舍。
不过他们没说房子是买的,只是租的,为了于红霞上学方便,至于大家信不信,无所谓的,反正只是暂时要保持低调,过两年政策完全开放就好了。
隔壁,马美荷出院了。
她瘦了一大圈,胡俊杰出事后也没哭没闹,人安静的不像话,而且出院后,还让她妈挨家感谢那晚救她的邻居。
送了些土特产,说了很多感激的话,让大伙感觉很不习惯,这经历了一场生死,就懂得人情世故了,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于红霞看着手上的酸笋、蘑菇、还有红鸡蛋,也有些感慨,这人总要吃了亏才会幡然醒悟。马美荷这是醒悟了吧。
不过她妈确实厉害,见人未语先笑,能说会道,很会做人,还给小月买了新衣服只用几天时间就扭转了大家之前对马美荷的坏印象,还对她的遭遇泛起同情心来,有这样的妈,马美荷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差。
“红霞姐,你在家吗?”
院子里,程云风风火火的进来了。
“在呢,进来吧。”于红霞放下手上的东西,将她迎进屋。
“程云,你这么快回来了?”今天又是集市开集的日子,程云一早上就去赶集了。
“东西卖光我就回来了。”
程云一脸兴奋,“红霞姐,你做的那五条半身裙全卖了。”
于红霞也很高兴,给她倒水,让她坐下慢慢说。
前段时间姜广军弄回来一批颜色鲜亮的瑕疵布,她给做成了裙子,拿给程云五条去卖,没想到卖的这么快。
“红霞姐,还有吗?”
一条裙子她能赚两块钱,五条就是十块钱,比她卖头花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