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香云手残,在服装厂干了十年也不大会踩缝纫机,更别说做衣服,她学不来。
于红霞倒是手巧,可她时间有限,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跟两位师傅学上一些。
师傅有了,还要招几个学徒,以及服务员,再弄几台缝纫机、熨斗、模特衣架之类的,琐碎事一堆。
这些东西弄起来很简单,秦香云都有门路,于红霞根本不用操心。
至于于红霞手底下那些女工,都找人通知了,想继续跟着她干的,必须来店里做实名登记,不收押金,但要签个保证书。
确保不能将店里的半成品或者布料拿去倒卖、转售、自留、损坏之类的要按价赔偿,严重的会追究法律责任。
当然保证书是约束双方的,服装店这边要保证及时发放工钱,不能找各种理由拖欠克扣等等。
店想开的长远,管理必须要正规,再说这是对双方都利的事,没几个人反对,都能接受。不接受的可以不来。
秦香云性格爽朗,做事干净利索,十分善言谈,见面熟悉了之后,大家对她这个新老板都很认可。
保证书签的还算顺利。经过统计,愿意来“如衣”做活的有五十人之多。
如衣是她们服装店的名字,于红霞起的,大家都说好听,有个性。
秦香云看着手里的名单,感慨道:“红霞,不怪你钱挣的多,瞅瞅这人气多旺,大家都相信你,一天就签这么多人,都快赶上一个小工厂了。”
于红霞笑了笑,其实谁来谁不来,她心里有数的,“这些人都是亲戚朋友介绍的,跟我干快两年了,已经是熟练工,可以放心用。”
有的手艺甚至不比服装厂的一些正式工人差什么,她们也是相信自己,才这么痛快的签下保证书。
“对了香云姐,原来几位帮我跑腿的大妈我还想留着。”
“那肯定的,这么多人,咱们俩哪管理得过来。”秦香云没意见。
五十人分成三组,第一组的组长冯大妈,第二组是葛大妈,第三组是二姨。
姜凤贤快要退休了,琳琳学习成绩还行,不一定会接她班。
她是个闲不住的,之前只是用闲暇时间帮着跑跑腿,于红霞当然不会亏待她,也给开工资。
暂时不换别人的,不行还有二姨父呢,老爷子是哪用哪到,毫无怨言。
所有工人统计完,陆续离开后,已经到中午了,两人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商量好一些细节就从店里出来了。
秦香云回家,于红霞去卤肉店。
孩子们跟姜广军在店里呢,公婆最近比较忙,没时间过来。
卤肉店里也有孩子玩。
魏家三个呢,两个是魏宏盛跟前妻生的,另一个是他二婚媳妇黄春花带来的小姑娘,比媛媛大一岁,很乖巧懂事,因为以前耽误了,现在也上二年级。
魏宏盛已经买了房子,户口迁到城里。
不过魏家村的老房子仍留着,魏大娘户口没动,老太太说以后想落叶归根回村里去,她在村里还有地呢。
给孩子们迁户口是因为上学方便,魏宏盛手有残疾,不能种田,没有地也不可惜。
孩子多,在一块叽叽喳喳的,玩得很开心。卤肉店的后院大,只要把大门一锁,随便他们玩。
最能疯闹要属皓皓跟欣欣,两个小家伙跑出一头汗。
于红霞拿手绢给擦了擦,领着去洗手,一会儿好吃饭。
“媳妇,你们收拾的怎么样了?”姜广军挨着她坐下。
“差不多了,下周日开业。”
她们之所以定在下周日开业,是想多一些时间做一些成衣,丰富一下库存。
姜广军点点头,店面租下来,他还没去过呢,但知道位置。
“有事需要帮忙吱声。”
于红霞笑了笑,“放心,我不会跟你客气的。”自家男人还不是随便用。
姜广军也跟着笑,她媳妇嘴上是这么说,但这些天从来没找过他,除非必要不会吱声的。
“第二批牛仔布料快用完了吧?”
“嗯,没剩多少了。”
于红霞算了一笔账,等布料做完,刨去所有费用她能净赚一万六千多块钱,也忙的不行,亏了有姜广军帮忙。
真没少挣,虽然现在已经有跟风模仿的,但冲击不是太大。
两人边吃着饭,边闲聊着,等吃完了又去各忙各的。
只要忙起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周过去了。
服装店开业这天,于红霞早早的来到服装店,姜广军说先去卤肉店看看,一会儿然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