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军也不提,他钻进厨房,“爸,晚上吃什么?”
“我炖了只鸡,还有你二姨父给拿的卤肘子,孩子们都馋了,今晚多做点好吃的。”
李昌顺扎着围裙,在灶前忙碌着,姜凤淑给他打下手。
“你今天咋这么早?”
“我上午去林湾村转了转,没事儿就早点回来了。”
姜广军洗洗手过来帮忙。
他这两年事业蒸蒸日上,养殖场陆续扩建后,去年出栏的生猪总数多达上万头,如今已经是周边最大的几个养殖场之一,创造的利润十分可观。
饲料厂就不用说了,订单多得如雪片,远销周边几个省市,今年春天还在东省建了分厂。
生意是越做越大,身上的压力跟着与日俱增,姜广军不敢有丝毫松懈,在管理方面愈发严格,还聘请到不少专业人才,组建成精英团队为自己所用。
他自诩不是什么聪明人,文化不高,又没有家世背景,但懂得借力,知道脚踏实地,到目前为止走的几步都挺顺的,但行事却越发谨慎稳重。
“妈,我二姨感冒好了吗?”
他二姨身体不如二姨父,每年换季时都要感冒一两次。
“好了,吃完琳琳给买的黄桃罐头立马就好了。”姜凤淑笑道:“她就是想闺女了。”
“想了就叫琳琳回来看看,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姜广军跟着笑,他二姨越老越矜持。
琳琳大学毕业后就结婚了,跟郭彦霖住在军属大院。
他二姨二姨夫没去打扰小两口过二人世界,在东康路附近买了房子,自己住。
琳琳有时工作忙,不能每周放假都回来,老两口就想得不行。
他二姨父还好,守着卤肉代销店,有事打发时间,当然这两年钱也没少挣,自己舍不花全给闺女攒着。
“我二姨不做缝纫机活了?”
“肩膀疼不做了。”离得近,姜凤淑没事儿就去找姜凤贤,姐妹俩在一块聊聊天,散散步的,打发打发时间。
李昌顺就去代销店,给连襟搭把手,也算彼此有个照应。
其实在姜广军心里,他二姨二姨父跟他父母没什么两样,只要他们愿意,自己给他们也行。
正说着话呢,皓皓回来了。
家里三个孩子,因为年级不同,放学时间也不一样。
欣欣最早,媛媛最晚,不过师大附中近,又骑自行车,媛媛跟皓皓几乎是脚前脚后到家的。
外面,天已经黑了。
吃完饭,孩子们写完作业就去睡觉了,姜凤淑和李昌顺也回房了。
姜广军检查好门窗一个人回到二楼卧室,摸出床头抽屉里的几封信。
因为打国际长途不方便,他和于红霞只能半个月通一次电话。信倒是每周一封。
已经半年了,姜广军仍是不习惯,尤其每次想抱媳妇的时候,才想起来媳妇不在家,那种失落和空虚简直太折磨人了。
好在时间过得快,他媳妇下个月就回来了,姜广军看完将信收起来,关了灯,躺在床上,身边空荡荡的。
黑暗里,他怅然一叹,随即翻了个身,强迫自己入睡,明天还有事呢。
结果他第二天还是起晚了,早餐是李昌顺从外面买回来的。
包子油条豆腐脑。
媛媛吃了两个包子,推上自行车从家里出来了。
皓皓动作快,出门就跟一帮孩子跑没影儿了,欣欣在等爸爸送她,小学生上学时间相对要晚一些。
“姜媛!”一个穿着黑色旧棉袄的短发女孩从后面跑过来。
昨晚下雪了,天冷,也不知道她在外面等了多久,本来就有些粗糙的脸颊冻得发红,看着像两只瘦秋梨,她半大的杏核眼,紧盯着前面的媛媛。
“丁小秋,什么事儿?”
“姜媛,你帮我跟老师请个假行吗?我今天不去上课了。”
“你怎么不找阚箐箐,我又不和你一个班。”媛媛扶住自行车,绷着小脸看她。
这个丁小秋是外班的,学籍还是后转来的,她们俩并不熟。
“我不敢。”丁小秋紧抿着两片薄唇,“我害怕,阚箐箐她继父在,不敢去找她。”
媛媛张了张嘴,有些无语,没错,顾叔叔平时是挺严肃的,难道她爸爸就比较温和好说话吗?才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