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份联名请愿书由周盼来提笔,上面按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手印。光是手印都有二十页纸!
最后,周盼来把这封信寄去了市里。在寄去市里之前,他特地织了叶文森跟汪向阳。
汪向阳再次来到西云县,这次他是来视察林化生产队的养猪情况的。第一批城乡合作养猪计划一共筹集了一万两千元资金。这笔资金将用于购买白猪苗,买到猪苗后会直接送货到林化生产队。
这么多猪苗,任何一个养猪场都拿不出来。这段时间一直在等货。
汪向阳便打算趁这期间空闲,到西云县走走,考察林化生产队的养猪情况。
这次过来,汪向阳十分低调。并不打算让县里知道他的行踪。
乘坐汽车来到县里,在招待所休息了一夜,次日汪向阳早早出发前往梅花公社,直奔林化生产队。
第119章
汪向阳来到林化生产队, 直接先去猪圈那边了解情况。
养猪员杨知青不认识汪向阳,并不让对方靠近猪圈。
汪向阳亮出自己的工作证件,杨知青才客客气气的领着他进入猪圈参观。把养猪的情况告诉汪向阳。
得知林化生产队并没有喂猪饲料, 而是用传统的喂法,每天都喂猪草给猪吃,汪向阳皱起眉头。
沉声质问道:“猪饲料不喂猪,你们留着干啥?难不成想留着自己吃?”
杨知青无奈地解释道:“这都是大队书记跟大队长的意思!我这也是按照大队干部的意思来喂猪……”
“金山在哪?在地里?”
汪向阳觉得金山真是太不把养猪当回事了!明明养猪场那边送了猪饲料,却不拿来喂猪!这不是耽搁猪的成长吗!耽搁猪的成长,那就是耽搁大伙儿吃肉!耽搁大队的发展!
杨知青回答道:“今儿金书记应该是去公社学习了。”
自从县里跟公社,从上到下的开展学习班后。这个学习班就没有停下来。曹主任跟牛书记要轮流去县里学习思想, 生产队的大队长跟大队书记也要轮流到公社学习思想。
汪向阳一脸不悦,又去看了眼粪池。见粪池都见底了,他问道:“猪粪呢?都去哪儿了?”
“每天大队上工的时候都会带上猪粪去地里。猪粪全都用在地里了!”杨知青觉得这位领导似乎对林化生产队做的事儿很不满意。
汪向阳无语,猪粪的确能用在地里施肥,但是不能天天都拿着猪粪去地里施肥啊!过量的营养庄稼咋承受得住!
他马上问道:“现在地里的庄稼是啥情况?”
杨知青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听说长得不太好……有不少庄稼苗已经死了……”
虽然今年开荒出来了不少地, 比往年多耕种了三倍,但是入夏后地里的庄稼陆续死了三分之一。大队的队员们都是一脸愁态。
“这个金山是怎么做事的!真是不靠谱!马上带我去庄稼地里考察!”汪向阳一听情况这么严峻,顿时急切起来。
虽然他目前主要抓的工作是城乡合作养猪。但是他要的是全面发展!才能交出一份满分答卷!让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养猪固然重要, 但是粮食生产是头等大事!伟人鼓励发展养猪业, 不单是为了让更多人吃上肉,更重要的是猪粪能够让粮食增产!
杨知青有些犹豫, 毕竟他的工作责任是对猪负责。如果他此时离开岗位,万一猪出了啥事可是他担责任!
他慢吞吞地说道:“领导要不您找个孩子带您去地里瞧瞧?我这边要看着猪, 不能擅自离开岗位……”
为了照顾这十二头小猪, 杨知青从知青点搬到了猪圈这边, 日夜守着这些猪崽。他可不敢擅自离岗!
这个养猪员的岗位可是好多人争抢着要的岗位!今天杨知青犯了错,明天就能有其他人来接替他这个岗位!
汪向阳没有为难杨知青, 问清楚大队的孩子们一般在哪玩耍后,直接进村里找人。
天气热,随便跑跑就能出汗,出了汗又没水喝,嗓子会更难受。哪怕孩子们很想去操场上运动玩耍也只能按捺住玩心。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乘凉。
周二妮改名叫周红光,周三妮现在改名叫周高思。周二军现在叫周卫国,周小军没有改名。
周家的孩子们待在屋里编东西,金旺也待在周家跟他们一起编东西。
汪向阳找到周家门口,看到院门敞开直接走进去。小屋的屋门也是敞开着的,孩子们就坐在地上,压根不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