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争取留下来才有得说。
田香拿着笔跟本子在里面转了一圈,大致了解了一下编织小组的情况。
离开的时候,她问冯瑞,“冯老师,这个组就生产菜篮子跟笊篱吗?”
刚刚她在里面看到的全是这两种。
冯瑞:“也不是,只是这两种需求大,供销社那边订货多。”
田香又问了一下关于原料拿货,以及订货与销售方面的情况。
冯瑞一一跟她说了。
目前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交给供销社,如果供销社那边滞销,或是由于季节性问题商品变得不好卖了,他们也会面临停产,组员们收入减少。
田香以前没了解过这方面,只要是冯瑞说的,她都尽量记在自己的工作本上了。
反观陈勇,跟田香就是个反差,本子跟笔他是带了,却是连翻都没有翻开过,冯瑞讲的时候他虽然也在点头,好像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但不用说就是左耳进右耳出。
冯瑞当过老师,可喜欢田香这些爱做笔记的学生了。
既然她认真,他也上心,有啥都说。
聊完编织小组,田香又问起施工队的情况,他们接下来是不是得去那边看看?
冯瑞笑了笑,“施工队活不多,一年到头可能也就那么几次……”
冯瑞又简单介绍了一下施工队的情况。
这个所谓的施工队,其实就是在家属院里修修路,或是谁家要建个墙啊,砌个灶台什么的,施工队就有活干了。
像修路这些,大部分都是上面的事,跟居民没关系,只有上面不批,又影响居民生活的情况,工会可以向厂里申请拨点款让施工队去修。
至于家庭需求上的施工,那肯定是居民自己出钱。
施工队没有办公地,工具那些就在编织小组那边放着,有活的时候将人招集起来,带上工具就能干了。
看来这个施工队的存在感很低啊,属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田香又问:“咱们工会不止这两个生产小组吧?”
冯瑞点头,“还有一个糊火柴盒小组,一个缝纫小组,都是曲迎春在管理。”
提起这事,冯瑞开口劝田香,“明天,你跟李主任说说,还是回曲迎春那组吧。以前她的工作方向主要就是在家属院这边,比我有经验。像我刚刚说的那两个小组,组员都是妇女同志,在这些方面积极性高,你们要是接手了,比较容易出成绩。”
有件事情冯瑞没有明说,那就是这次新招的两个岗位定的是一男一女。
陈勇虽说也要参加试岗,但因为性别上的优势,他已经是铁板上的钉钉,实际的竞争只有田香跟陶慧兰。
今天早上田香才因为分组的事跟陶慧兰之间各放了狠话,中午又落了她面子,现在再让她回那边,她才不干呢。
而且她也是看出来了,那个曲姨摆明了是偏向陶慧兰的,两家私下底说不准还有一些关系。
她要是非得凑上去,那人偏心还是小事,就怕到时故意坑她,试岗还没结束,她就先输了。
田香:“我看看吧。冯老师,谢谢啊。”
不管怎么样冯瑞都是好意。
冯瑞看出田香没听进去,想了想道:“不如这样,我带你们去见一个人,处理一个连蒋主席都没能解决的问题。这事不管你俩谁拿下了,都能在自己的工作表现中狠狠地记上一笔。”
冯瑞看了下时间,“走,去学校那边。”
三人骑着自行车去立新小学。
学校在立新社区旁边,当年也是跟着社区家属院一起建的水泥楼房,看着又新又宽敞。
田香还以为他们要去学校。
结果来到大门边拐了一个弯,进了后面的小巷子。
第34章 难题,第一桩案子
立新小学后面有几间低矮的旧房子,是学校以前没能完全拆除的教舍跟办公室。
十年过去,因为地方无人使用跟居住,那些房子倒的倒垮的垮,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
冯瑞要找的人就住在垮了一半的旧教室里。
三人还没能去到,便见破烂的木板房里,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见到冯瑞便笑。
冯瑞挥手打招呼,“东子,你妈在吧?”
小孩儿点头,回头对屋内叫道:“妈,冯叔来了。”
很快,已经脱栓的木门被人从里面搬开了,模样二十四五的妇人弯腰钻了出来,对冯瑞笑道:“冯老师,你来了。”
冯瑞呵呵笑,跟田香和陈勇介绍了下,妇人叫严小麦,家属九院黄家的大儿媳妇。
“小麦同志,这是我们办公室新来两位小干事,田香,陈勇。以后你有什么需求,同样也可以找他们。”
严小麦搓着手有些局促地笑,看着两人眼中满是羡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