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电话,田香拍
了拍激动得泛红的脸,深吸了一口气。
的确需要努力一把,看报纸上的预测,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会超过去年,而且题目相对也会变难。
去年时间太急了,很多人没准备好,赶鸭子上架考得不怎么好,今年肯定还会再来,加上不少知青开始返城,没有工作岗位,都把精力押在考大学上了。
田香当年上学时成绩只是中等,文科还好,以前只是太懒,没用心,现在补补还来得及。
可数学就麻烦了,这个光努力还没用,得有人教才行。
胡红莲见女儿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就说让儿子跟儿媳妇回来教教,毕竟两人都考上了。
不过等到周末把这事一说,田晨辉跟汪珊珊都说不行。
他俩读的是大专,田香这个戏剧学院要求高,他俩的能力够不上。
这就没办法了。
胡红莲也没有干坐着,带着一岁多的孙子在外面到处打听,想给女儿找一个好的老师。
这么找来找去,就找到田香以前高中的数学老师头上去了。
高考放开之后,这些高中老师可吃香了,三天两头有人找,送礼给钱让人家做辅导。
胡红莲也送礼了,酒、烟,各种营养品,啥都有。
数学老师回想了一下田香当年的学习态度跟成绩,很一般,努努力都未必能考上,不过看在孟家的面子上,还是把田香收了。
田香一个星期去三次,主要是问题,将自己不会的那些让老师讲讲。
因为她手里的辅导书够多,成绩进步得还算不错。
刚开始数学老师只是想看看,后面也认真起来了,毕竟田香考上了他也有面子。
转眼,五月到了,田香把名报了,跟孟承安打了个电话,说了一声。
接下来是更加紧张的高强度学习。
最后一个月,她向厂里请了长假,工作也停了,一心扑在书本上。
等将手里的书全部翻完学完,临考前一天,田香彻底放空大脑,美美地睡了一觉。
隔天,全家送行,因为是周末,田晨辉跟汪珊珊也一起过去送她。
进校门时,胡红莲捏着女儿的手,叮嘱道:“放松心情,能靠自己上最好,不行咱们还有退路。”
只要老爷子在,田香想上这个大学不是问题。
田香:“妈,放心吧。”她现在很有信心,上大学这件事,必须靠她自己。
胡红莲点头,欣慰道:“行,我的乖女儿最厉害了。”运气也好。
接下来整整三天,田香都没再看书,以放松心情为主。
家里也没问过情况,直到后面考完了,胡红莲才问女儿,“感觉如何?”
田香:“自我感觉还好,但实际得分数下来才知道。”
这个真说不准。
胡红莲:“只要你觉得好,那就稳了。走,跟妈去市场买肉,包肉饺子先提前庆祝一下。”
“好。”
母女俩推着婴儿车高高兴兴去市场了。
70年代末期,改革的概念才刚刚提出来,市场上就有了不少的变化,生活物资上的供应没那么紧张了,量有了,各种票据多了起来,有时还会碰上一些私人卖菜跟卖肉的流动摊子,虽然也有人管,但没以前那么严了。
考试结束,田香继续回厂里上班,接下来就是看成绩和等通知书了。
这天,田香刚上班回到办公室,陈勇就唉声叹气地凑了过来。
“我这次的考试估计又悬了。”
陈勇今年又参考了,这人还挺坚持的,都第二年了。
田香:“明年再战,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
陈勇呵呵,摇头道:“算了,今年考不上就算了,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好好努力吧。”
田香:“这就放弃了。”
陈勇笑着说:“我媳妇有了,过不了多久我就要当爸了,以后把这些机会留给儿子吧。”
田香张大嘴巴,“恭喜啊!”
陈勇挠挠头,“到时满月办酒给你发请帖。”
说完这句他愣了下又道:“估计不行,那会你大概就在大学里面了。得了,等放假回来再聚吧。”
两人是一起被招进来的,以后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了。
田香:“行,以后回来了我就来厂里看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