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家明事理,不会拦着,但也有不讲理的人家,怕女婿或者媳妇考上大学就一去不回,千方百计的拦着。
所以,从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来后,农村那边,家家户户都不得消停,每天都有新花样。
县城里,对这种情况也是众说纷纭,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激情讨论。
处在这种旋涡中,布灵从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冷眼看着。
她明白,这是时代的眼泪,现在才只是开始。
毕竟第一年恢复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的人寥寥。
但等以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不在限制人口流动,那时候,才是知青大规模回城的时候。
到那时候抛夫弃子,抛妻弃女的比比皆是。
事关人性,人力又怎能改变。
不过,虽然很理智,但布灵到底是心软,提出了几个建设性的小意见。
晚上,运动过后,布灵跟桑椹说起了这件事,
“哎,跟你说个事。”
桑椹一脸餍足:“你说。”
“就,现在乡下的情况你应该也知道吧?”
听到布灵说起这件事,桑椹忍不住皱了皱眉:“知道。”
布灵开门见山:“这种事,堵不如疏。”
桑椹懒洋洋的嗯了一声,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布灵也不在乎,自顾自的说着。
“我的意见是,想走的人终归留不住,与其闹到最后大家难看,不如趁着那些人现在还有点愧疚心,多弄点好处傍身。”
“还有,那些说考上大学后带着妻子享福的那些人,也得防着点,最好是弄清楚他们家里的地址,和大学的名字。”
不是她小人之心,是人心善变。
虽然现在这种情况下,知青们有可能是真的打算带着妻儿回城享福的。
但是等他们考上大学,见识到了大学里面更加光鲜靓丽的同学们,再对比乡下等着的那个人,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个诱惑的。
到时候有良心一点的,还会给抚养费,那丧良心的,到时候直接抛夫弃子,也是常有的事。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管他们说什么,多留个心眼就对了。”
这个年代的很多悲剧,都是信息差导致的。
布灵现在提出的这个建议,就是尽量减少这个信息差。
“你们单位会插手管这件事吗?”最后,布灵期盼的问。
桑椹沉默半晌:“我想想办法。”这就是不会管的意思了。
“没事,不管就不管,到时候我们散播一下流言也行。”布灵倒是很豁达。
她的本意就是给那些姑娘小伙们提个醒,什么样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提醒到位就好。
布灵这么一说,桑椹豁然开朗,他说:“这件事交给我来办吧。”
布灵趴在桑椹怀里,温顺的点了点头。
“时间不早了,我们睡吧。”说着,她打了个哈欠。
“好。”
随后没过几天,下面就流传着许许多多的谣言,无一例外是提醒大家多留个心眼,
那有这种心思的知青们自然是恨得牙痒痒,但更多的人则是感激不已。
千种姿态,不一而足。
但这些都跟布灵没关系了,她只是做了自己觉得应该做的,至于别人怎么想,她根本不在乎。
她现在在乎的是另一件事。
“灵灵,你不打算参加高考吗?”布逸不解的问。
布灵一边收拾布逸带过来的东西,一边点头:“不打算。”
“为什么?”布逸很是不解:“我记得你在学校的成绩很好啊?”
“都过了好几年了,我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布灵镇定的说。
“复习复习也不行吗?”布逸尤不死心。
布灵不答反问:“哥,你当初为什么没有上华清大学,或者京都大学,是因为你不想吗?”
布逸闻言认真的点了点头:“对啊,我当时只一门心思的考国防科技大学了。”
布灵:...
打扰了,告辞!
“但是,哥啊,我不行,是我不想吗?我是做不到啊!”
说真的,但凡有那么一丢丢的可能,她都不会摆烂这么久。
前世的时候,她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材料,头悬梁三年,才考上了一所专科大学,学的还是烂大街的计算机系。
那时候,大学文凭烂大街,没有找工作很难,所以她才咬着牙混了个文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