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作为一名连环画作者,对革命期间的文艺工作相对还算了解。
林清雅提笔开始写读后感,这篇课文是伟人对革命工作和文艺工作的关系,以及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会议讲话。
革命工作和文艺工作,要找到题材的共性,使文艺工作者成为推动革命工作的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军队,又接着阐述了文艺工作者要站在为人民群众和国家发声的立场,随着具体事物采取具体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林清雅写作业时,两个宝宝好不容易看到妈妈在家,都稀罕地粘了过来,爬到她腿上玩。
小肉墩墩儿压着她的腿,林清雅只好抱着两个小奶团子写完了草稿,又仔细抄写在作业本上。
下午五点多,周霁川也下课回来了。
为了庆祝她测验第一名,买了个涮羊肉的铜锅,和一大块羊肉回来,晚上涮羊肉吃。
林清雅乐坏了,吃涮羊肉到店铺里,一份三十元,家里自己做,也能节省费用。
芝麻酱,调味品家里都有,底锅可以用清汤,这样汤汁也能喝。还买了几瓶饮料,哈尔滨黑啤和秋林格瓦斯,这时候哈尔滨黑啤比较出名,三毛六一瓶,格瓦斯价格差不多。
忙碌到晚上七点钟,才都坐上餐桌涮羊肉吃,准时收听电视台新闻。
总在不经意间,就见证了历史。
这开播几个月以来,都是赵老师单人在播。
林清雅也听得饶有兴致,今晚正好播到了前些天深市,广市等地大量人员逃港的新闻。
每晚数以千计的公民逃到港市,只有小部分被巡逻的英~军,和警方抓获,遣送回国。
视频里宝安县,还是一片庄稼地,和新界交界的地方,只是一水之隔,深市河就是两地的边界,每晚都有人私自渡河,这河淌水都能过,这边宝安县的村民站在高处,都能看到对面港市的村民。
逃港的人员中,有宝安县机关干部,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就连官员也有。
周秀云蹙眉说:“我们公社以前就有……搞不懂这些人,明知道要被抓,每天都有几千个逃过去,听说那里乱得很,这一旦运气不好,回都回不来。”
这时港市应该是最混乱的时期,九龙城寨里的土皇帝只手遮天,那是翻云覆雨,枪林弹雨的真江湖,不怕死的才敢过去混。
但是那边发展快,内地还太穷了。
尤其是深圳宝安县还是庄稼地,广市,莞市距离近的公民,从莞市到港市走路十天就能到,深市更近,一水之隔,估计是听到家里亲戚在港市发了财,也拼了命想逃过去。
港市那边即便是抓获,也不会关押,而是立即释放,遣送回国。
实际上,更多的是没被抓获的,当天就可以进市区人民事务所申请在港身份居留,这么宽松的环境,所以才会有大量的逃港人员。
周霁川给她夹了一碗的羊肉,半小时的新闻很快就没了,听完还觉意犹未尽。
这时新闻大都是半个月前的,因为都是提前录播,采编条件有限,从全国各地收集资料,时效性不强。
林清雅赶紧吃饭,涮好的羊肉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因为是清汤,原汁原味的羊肉香味充盈着味蕾,太满足了。
林清雅吃饱喝足后去洗漱,洗完又回房间挑灯把新闻大概内容都记录下来。
周霁川走进来,坐她身后,给她按揉肩颈。
林清雅肩颈酸痛缓解,舒服地抻了抻脖子往他身上一靠,又继续写。
周霁川伸手拢过来,替她将纽扣解了个干净,手兜住不放,慢条斯理的动作,呼吸的热气一下子喷在她的耳廓。
“该歇息了。”
林清雅本来一心默写新闻,突然心底被轻飘飘勾了下,那骨节分明的指骨,手背骨根青筋分明,和雪白软腻相衬,看着就很欲,瞬间脸颊热了几个度。
第362章 经济规划
昏黄的灯光洒下来,照着肌肤愈加清透莹润。
饱满鼓起的娇软雪团,掌握在男人手中。
林清雅羞耻地转头,看着男人气定神闲的慵懒模样,睫毛很近地朝她无辜眨了眨,温热的气息尽数喷洒在她的面孔。
这个男人从头到尾,哪哪都戳中了她的性、癖,他那种漫不经心的笑,连眼尾挑起的弧度,都能在她心底划过心动的痕迹。
林清雅脸颊微热,“我还没写完,你别勾我。”
周霁川把她的腿分开,抱在怀里坐着,又漫不经心地说:“从七十年代初,每年都有大量人员逃港,深市荒废了近二十多万亩土地。这里距港市近,国家发展经济,会最先发展这里。”
林清雅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她男人,不仅有军事才能,还懂经济建设。
转身抱着他的脖子,眉眼笑盈盈:“你继续说。”
周霁川轻笑,“鄧公掌权,全面整顿,教育过后就是经济。这里距港澳近,隔着一条河外贸、运输方便,只有把港澳那些外商资本吸引进来投资建厂,才能迅速发展起来。”
林清雅通过记忆中的信息差也知道,一九八零年的港市外商进深市投资盖第一栋楼房。
深市如今就是个小渔村,距离政治中心较远,发展这里,也不会受到任何政治影响。
如今国内大部分地方都是贫困的,深市,莞市,每天都有公民拼命逃港,他们是再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逃离的地方,未来是全国经济中心。
最幸福莫过于一九八二年土地确权承包后,那些深市的村民,随便卖一处地给外商建厂,就是大笔收入。自己有地建楼房,又可以过上包租公的生活,改变了祖祖辈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