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白看了一圈,抬头问她:“你急不急?你要急的话,直接买现成的录音机吧。这些材料,得慢慢淘换。”
“多少钱?”
“大概三百块钱一台。”
“好!”叶菁菁痛快点头,“能买到的话,我要两台。”
谢广白惊讶了:“为什么要两台呀?”
录音机又不是吃的。
叶菁菁的圆眼睛笑成了月牙:“另一台给我们夜校的数学老师用啊,这样一天排六堂课都没问题。”
至于教物理的赵老师,嗯,分他一百块钱,算是租用他录音机的租金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
总不能因为人家自备了,就叫人家赵老师吃暗亏吧。
谢广白点头:“也行,我们今天动作快点,下午早点去买。”
“那我们现在就去钢铁厂食堂吧。”
谢广白关了房门,跟叶菁菁一道下楼去。
刚到楼梯口,他们就迎头碰上个戴着眼镜的三十岁上下的男人。
大早上的,眼镜大哥竟然一脑门子的汗。
他看着谢广白,立刻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老白,幸好你在家。走走走,带我去找到个叶菁菁,马上。”
啊?
被cue到的人一脸懵,这是咋回事儿?
大哥,我真的不认识你呀。
第46章 值得发表 有什么不明白的?
好在谢广白认识他, 但谢大夫同样满脸懵:“怎么啦?老唐,出什么事了?”
“那个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制备烧碱、□□和氢气,那个文章, 叶菁菁写的, 走走走,咱们去找她, 让她说说清楚。哎——”
老唐不认识叶菁菁,看着人家年轻姑娘跟着谢广白从家里出来, 立刻八卦,“哟,这是什么时候给我找的弟妹。”
谢广白一整个大无语:“瞎说什么呢, 人家一早上过来找我爷爷调整药方的。”
叶菁菁听到这儿, 已经反应过来。
这位老唐大概就是谢广白帮她找的熟人,能够成功投稿大学学报的熟人。
1977年, 成功复刊的报纸杂志没多少,大家发表文章的途径自然也少。
否则她跟谢广白报上发表一篇文章,也不会引得全场厂轰动。
偏偏她写的化学书上的疏漏之处,是普通报刊不感兴趣的部分。她估计只有大学学报才会愿意刊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