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七零夜校女教师 > 第11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13章(2 / 2)

可高考的消息都公布了,难道她就在旁边看着,什么也不干,一直干等下去吗?

“你怎么会觉得跟你没关系呢?”叶菁菁无奈,“哪怕你不报名参加高考,你也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呀。”

从昨天听到高考的消息开始,薛琴的脑袋瓜子一直处于馄饨状态,到现在还回不过神:“我有什么能做的?”

“为高考保驾护航。”

叶菁菁伸手一指正在讨论的青工们,“你看看,有多少人要参加高考?这么多人总不能什么都不准备,直接上场考吧?谁给他们复习,谁为他们准备复习资料?

这不都是我们夜校该干的活吗?

我的同志,你面临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呢。”

薛琴总算想起来了。

对对对,她如果想搭领导的顺风车,提高学历的话,那她必须得好好表现,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哈!她考试也许考不过别人,但要论起工作,她坚信自己绝对不比任何人差。

第52章 没有老师怎么办 我家遭贼了

只是, 薛琴当真低估了高考的影响力。

它打开了一道门,逆天改命的门,走向康庄大道的门。

它点亮了一盏灯, 幽暗隧道的一盏灯,照亮前路的一盏灯。

整个纺织厂都为这件事情疯狂了。

全厂居然起码有一半工人, 想要报名参加高考。

大家如此激情澎湃, 也跟纺织厂的人员构成有关系。

众所周知,三厂是新工厂, 74年招工的时候,进厂的都是年轻人。

到现在为止, 厂里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年龄都不满25岁。

年轻人,离开学校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家庭负担相对比较轻, 自然更加有激情, 想要冲一冲,为自己拼出个未来。

但想要参加高考的人一多, 问题便接踵而来。

首先摆在薛琴面前的就是,教室和老师都严重不够用。

大小礼堂外加图书馆,就这么点大的地方,当初是按照六百位学生的标准安排的,怎么可能容纳几千号人?

想找其他场地,哪有那么简单。

“文·革”后期,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扩大产能, 大家都在追求生产速度。不少工厂把先前的办公室以及生活用房,都一一改成厂房了。

纺织三厂甚至考虑过学习上海手表厂,也搭建54个阁楼来扩大生产。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