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的话题提醒了他一件事,那就是如果知青能够通过上大学回城,那么他们的工作,就不由知青办来负责了。
天地良心,为了安置这些回城知青,他们知青办上上下下,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工作岗位确实少,他们也变不出来呀。
现在好了,只要知青自己考上大学,他们就算是把包袱给甩出去了。
叶菁菁还在直抒胸臆:“况且大家一起坐在考场公平竞争,即便考不上,也是自己技不如人,想必下乡知青们都通情达理,不会再怨天尤人,把责任推给其他人。”
这话真是说到冯主任的心坎里了。
他想到的是,以后再有知青磨他们知青办,他们就有现成的话可以堵回去。
“想要回城啊?那你好好考大学不就结了嘛。”
“大家一张试卷,你考不过人家,总不能怪别人吧。”
冯主任到底是长期做知青工作的人,想的问题挺深。
考大学这种事,能考上的都是幸运儿。
但这条路实在太诱人,一次考不上就放弃的,是少数派。绝大部分人,起码要努力个两三年。
以他的经验,埋头扎在书堆里一心搞学习的人,其实事是最少的。
冯主任还在皱眉毛,想要压价:“两百多万哦,太贵了,你们应该把价格压一压的。学习资料哪能卖得这么贵呢?看人家,卖一本也就五毛六毛七毛。”
“这已经是我们压缩过的成本。”
说到钱的事儿,薛琴是半分不肯退让,“说白了,两百多万看着多,但想想看,如果是病退回城的,成年累月看病吃药,又要花多少钱?”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但经费开支这种事情吧,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是上面大领导发话,否则根本不能随意挪用。
哪怕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那也得受着,否则会彻底乱套的。因为口子一旦开了,人人都会找借口,随意挪用经费。
叶菁菁看到冯主任眉头紧锁,于是再次提出先前的建议:“不如这钱就让知青自己掏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