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闷了一身痱子,难受得直哭,还会被嫌弃。
现在想想,刘秀华真替自己的女儿委屈。
上次,她和妇联的徐主席谈过之后就下定了决心,抱着出院的女儿回去跟丈夫谈离婚的事。
本来她前任婆婆还想硬留下她女儿,好拿捏她。
结果她说以后都是一对夫妻一个孩,只要家里有小孩,那么她前夫再婚,也不能再生孩子。
她前任婆婆就毫不犹豫地松开了抓着她女儿的手。
细想想,也真是好笑。
就这么一家人,她当初居然还想为了他们放弃上大学。
多不值得啊。
现在,她才真正地明白,当初辅导员看她的眼神为什么那么奇怪了。
显然是在怀疑她脑子有病。
叶菁菁听她感叹,摸了摸鼻子,直接转移话题:“你娘家什么态度?”
她是真挺好奇的。
这时代离婚其实非常难,要过组织(单位)关,要过家庭关,要过伴侣关,哪个环节出问题,这婚基本就离不成了。
刘秀华抱起走累了的女儿,叹口气道:“我爸妈跟我哥嫂一开始都不同意,但一听我上不了大学了,他们就没二话了。”
可即便如此,她仍然被伤透了心,因为跟娘家人争执的时候,他们口口声声都是她这么做,丢了老刘家的人,让他们以后没脸出去见人。
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考虑过她有多难。
他们之所以会答应,也只是期待上完了大学有出息了,好拉拔娘家。
其实也没什么好稀奇的,从小她都没一张真正属于自己的床,都是晚上睡客厅,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看开了挺好的,起码她真切认识到了“大学生”三个字在这时代的含金量。
说来恐怕好多人会说她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但她去年报名参加高考时,根本没认识到这事儿将会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
甚至她会报名,也是为了凑人头。
那会儿高考被当成第一政治任务,化工厂鼓励报考。厂办的干事是她好朋友,为了支持朋友工作,她填了报名表。
报考以后她也基本没做什么准备。
看看她前夫和她前婆婆的做派,也晓得,她没离婚时在婆家,也指望不了他们帮忙带小孩。
她白天上班,下班回家带女儿,基本裸·考进的考场。
叶菁菁听她叨叨到这儿,惊叹不已:“那你基础可真够扎实的。”
刘秀华不好意思道:“66年文·革时,我刚好小学毕业。学校停课,大小孩全去串·联了,我被拉去破四旧,分配到任务烧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