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夜校从开办到现在,最吸引学员的,一直都是高考。这一部分,目前主要有广播夜校承担了。”
“剩下的工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打算参加高考。他们对学文化知识兴趣不大,更加想学能立刻上手的,学了工作就能用上的。”
讲个不好听,学习这事儿,所有人都知道要学到老活到老。
但知道跟日常实操是两回事儿。
学习本身就很辛苦,如果没有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好处,有几个人会目光长远地逼着自己去学。
高考中断,大批学生上了中学也是走过场,就已经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了。
工人夜校的学员之所以学得那么认真,是因为想要通过高考来逆天改命。
那不打算参加高考的普通工人,他(她)为什么要学文化知识呢?为了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丰富吗?
拜托,广大人民群众才刚刚能勉强吃饱肚子,他们更迫切的需求是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职业教育,能够让他们很快在工作中进步,获得收益的职业教育。
这也是她为工人夜校规划的两条路。
一条抓高考,搞高考辅导,同时卖教材参考书来挣钱。
另一条就是职业教育,结合工厂实际,类似于技工学校的那种。
她叨叨讲了半天,强调工人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提高文化知识学习。
结果饭桌上的大学老师们都笑了。
“这个问题简单的很,你们厂里就能解决。”校长主动帮忙支招,“厂里出个公告,认可夜校中学的教学成果就行。”
“比如说你们厂里招干,首先一个硬条件,就是起码达到高中文化水平,工人夜校的也行。”
“年纪吧,四十周岁以下,想提干的,都要达到这个水平。”
“利用晚上和礼拜天开课,搞中学夜校。想要上进的工人,自然就去学习了。”
薛琴胆子也挺大的,直接提出疑虑:“可如果工人不想提干呢?他们就想干好本职工作。”
“现在工人不是要涨工资嘛,又不能大家都涨。那就在这一块设门槛,想要涨工资,那文化程度就必须得提高,不然没办法挑担子,担起重要的工作。”
薛琴听得目瞪口呆,乖乖隆地洞,大学教授不愧是大学教授。一个人都有八百个心眼子,太会拿捏工人了。
校长笑道:“你们想要办暑期班也不是不行。但我们有要求,来上课的学员,文化程度必须得达到高中,起码是数理化的水平。不然一个暑假的时间,老师全把时间花在基础知识补习上了,还怎么讲专业的内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