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呵呵:“合着领导就是不当我是纺织厂的人,我得罪人没关系是吧?”
田副书记跟唱大戏似的,声调拖得老长:“没有的事情,怎么可能。你始终都是我们纺织厂工人夜校的人,所有的同志都是认可你的。”
叶菁菁无奈摇头。
孙书记摇头:“好了好了,小叶,你说你说。你对纺织厂的心,不用讲,大家心里都有数。你是肯定为厂里好的。”
叶菁菁按了按眉心:“那好,这个坏人我来当。厂里下硬性规定好了,所有的青年职工,35周岁以下的,必须得达到初中文化程度。”
为什么要设定35周岁这个坎呢?因为现在是1978年,等再过二十年,就是全国大下岗。
55周岁以上的人退休了,儿女也长大了,大下岗对他们的影响相对有限。
55周岁以下,没退休的呢?到时候被厂里扫地出门,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难不成指望他们所有人都能够摆摊子发家致富?
那不现实的。
多的是人被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困境逼的,直接跳楼自杀了。
可她想的挺好,孙书记先摇头了:“哪有那么简单,各自都有家庭各自都有生活,未必能抽出时间来。”
她这话说得特别委婉,事实的真相是,人家不想学,你能把人家怎么办?又不可能开除的。
叶菁菁不假思索:“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标准的,每个人奖励50块钱。当然,35岁以上的同志符合要求,也能拿这个奖金”
食堂里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还有大学生开玩笑:“小叶老师,你早点建议领导啊,好歹也让我们挣50块钱。”
田副书记则伸手指着她,哭笑不得:“我看你不是在得罪人,而是拿着厂里的钱,专门讨好人。”
50块钱对工人来说,不算小数字,大部分工人一个月都拿不到50块。
尤其是纺织厂的女同志多,在西津,女同志是家里主管财务的人,对钱尤其敏感。
能给家里多扒拉50块钱,对她们来说,还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别说,这正儿八经是能引着人学习的好办法。
但川田一郎认为远远不够。
“高中,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化纺织厂的职工,起码得有高中文化。”
叶菁菁从善如流:“后面35岁以下的职工,想要升工资级别,必须得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现在就达到高中文化的,可以直接上夜大,厂里承认夜大文凭。”
薛琴直接跳起来:“对对对,上夜大。”
之前她趁着工人夜校声势浩大的东风,想要一力促成夜大,但纺织厂领导口头表达支持,真正推进却一直不顺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