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1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19节(1 / 2)

(' 叶欣说:“那你不谈了?”

李英丽冷傲地说:“又不是非要谈对象才能活,没对象我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叶欣又忍不住给她竖起大拇指,点赞:“姐妹,有志气!”

刚赞完,李英丽却又低了下头说:“这儿又不是只有他们俩,以后再看看其他人有没有合适的呗,我还愁找不着对象?”

叶欣:“……”

就怕你这事闹出去,名声不好了,到时候真找不着了。

不过再想想,年轻漂亮的富婆,肯定有男人喜欢啊,毕竟她都挺喜欢呢!

叶欣就只能最后关心两句:“那你先好好休息,记得吃饭。刚才我听说你晚饭没吃?那可不行啊,等会儿去煮几个鸡蛋吃了,不然晚上饿得睡不着,对身体也不好。”

关心得富婆很感动:“我知道了,还是你关心我!”

叶欣就揣起钱,面带微笑心满意足地告辞了。

那边沈卓拎了七八个鸡蛋去到李光辉家,看望慰问。

李光辉见到他就很惊讶了,没想到还能有鸡蛋,这待遇顿时让他意外又感动:“你那么忙还专门来看我?你未婚妻跟你说的吧?其实我没事,养几天就好了,正好休息休息。你来就来了,还带什么鸡蛋。”

沈卓见他确实没什么大碍,就问:“今天医疗站发生什么了?”

李光辉就啧了一声:“那可真是一场好戏!”

就跟他说起来,发现那个女知青脚踏两条船,他当场揭穿,两人当场闹翻互放狠话,然后李光耀怎么生气怎么被叶欣安慰好了,还感叹一句:“你未婚妻说话真有一套!”

沈卓点头赞同,又皱眉说:“他自己糊涂,怎么怪起叶欣了。”

李光辉笑道:“他也是一时气头上,很快就想通了,没说她什么。”

沈卓才放心了,对人家八卦没什么兴趣,只要叶欣没受委屈就行。

李光辉说完了,还说:“我也得赶紧提醒一声光荣才行,不然他也要被骗了,谁知道那个女知青脚踏几条船了。唉,你说光荣怎么就这么受人欢迎?”

说完了见他脸色不对,又很懊恼,赶紧带过:“哎呀今天谢谢你来看我了,天快黑了,你快回去吧!”

沈卓就回去了,一路上微微皱着眉头,直到在坡底下看见叶欣等在那里。

叶欣招呼他:“你走快点!怎么慢吞吞的,等会儿摸黑上坡了!”

沈卓就快走几步到她身边,见她手上空空的,问道:“你那小筐呢?”

叶欣道:“连鸡蛋一起给李英丽了。”

沈卓眉头又皱起来一点,“怎么给她了?”记得她喜欢那个小筐,她拎着也合适,都是小巧玲珑的。

叶欣从口袋掏出钱给他看,眉开眼笑:“她要啊,花钱买的!这一会儿就赚了一块五,这好事上哪找去!”

沈卓看见她的笑脸,心中的郁气突然就散去了,眉头也舒展开了,牵着她说:“嗯,咱们回家。”

第104章 生气了

早上, 叶欣和沈卓两人一起上工。

之前已经答应过这次不去挑担的,在小队长分配任务的时候,一向都是沉默接受安排的沈卓就说了:“队长, 我这次去割稻。”

李建邦有点意外, 也不是非要强行安排,只是建议道:“你现在力气大, 挑担轻松, 能挣满工分。”他毕竟没多少时间挣工分了。

沈卓看了眼边上娇小安静的叶欣, 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陪着她。她长得小,容易累。”

李建邦就明白了,也看了叶欣一眼, 解地点点头:“叶知青确实娇弱些,要你多照顾照顾。”

也就不坚持让他去挑担了,笑道:“行, 那你们一起去割稻吧。你现在也长高了不少, 高个子挑担容易晃荡, 没有矮个子稳当。——大小伙子了,眼看着越长越高了!”说着,李建邦还抬高手拍了拍他肩膀, 有几分欣慰。

沈卓就拿着镰刀跟叶欣一起往稻田去了。

叶欣这时候问他:“我很娇弱是吧?”

沈卓现在已经很能明白她的小脾气了,闻言立刻摇头:“没有!你坚强、勇敢、勤劳, 自强不息,不输男儿。”

叶欣哼了一声,“你刚跟队长说话可不是这么说的!”

沈卓解释:“我也是为了顺成章跟你一起。”

叶欣不满道:“为什么非要拿我做借口, 你不能直接说自己不想去挑担吗?队长又不追根究底的。”

沈卓呆了下, 点头答应下来:“好,我下次这么说。”

叶欣又很无语, “还什么下次啊,你说一次人家以后都明白了!”

也是顾着有别人在,就不跟他计较了。

渐渐跟别的队员汇合到一起,大家拿着镰刀走入稻田,开始干活。

因为沈卓跟她一起了,叶欣就不跟其他妇女扎堆聊天说话了,其他人也不好来找她。倒是割稻子队伍里妇女多,见他俩一起,不免打趣几句,说难得看到他们一起干活的,又说沈卓现在当医生拿工资了如何如何。沈卓反正是闷着头干活,不想搭话,叶欣随意应付几句,也不想多会这些羡慕嫉妒的话。

农忙时期,还是先专心干活吧,保证粮食颗粒归仓!

沈卓跟她一连上工了两天,两人都在地里勤勤恳恳干活,倒是又让那些说闲话的闭了嘴。人家当了医生该干活还是认认真真干活的,没有脱离农业生产,更没有因此心高气傲了。

这是今年的第二个农忙,新知青里面的邱志云已经锻炼出来了,夏天时候他没有偷懒,深秋时节没有那么辛苦,他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劳动强度,干得像模像样了,也得到了生产队的认可。

至于李英丽,上次农忙躲了,这次又是马马虎虎的,大家都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了,是“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失败的经典案例”,对她不再抱有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