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到空间里的水果,心里痒痒,很想再卖点什么凑够三位数,但又怕太张扬了。
最后还是摇摇头,算了算了,明年再赚!
沈卓傍晚回来,看见她在竹椅上吃水果,以为是上个月进城买的,惊讶问道:“橘子还没吃完?”
叶欣眨眨眼,笑着告诉他:“自己买的早就吃完了。不过有知青这个月进城的,买了不少回来,我拿鸡蛋跟他们换的。”她指指石桌上的篮子,“你看,换了不少呢,又能吃好几天了。”
沈卓一看,果然,半篮子橘子和橙子,愣了下:“人家买回来,竟然愿意换给你。”
叶欣信口胡诌:“其实是我拜托他们捎带的。”
沈卓恍然。
叶欣又说:“我卖了一只鸡一只鸭给知青们。”
沈卓又意外地看着她。
叶欣说:“反正,咱们自己也够吃,卖点,赚点钱——现在很穷。”
的确很穷,沈卓一方面佩服她会赚钱,一方面又因为需要她这样想方设法赚钱而羞愧,最后只是点头:“也行,你看着办就好。”
叶欣满意地点头。
鸡鸭鱼都有卖一点,不多,不必仔细跟他讲数量,那么笼统一说让他知道就行。以免他听到了消息,觉得奇怪。
多的鱼和鸭,她从空间拿的。就是可惜要低调,只能少少赚一点。
叶欣笑眯眯地剥了个橘子,给他一半,“吃吧!”
沈卓吃了,觉得跟上次后来吃到的一样甜,不禁说:“也许是新品种,味道特别好,下次咱们也多买一些。”
叶欣笑着点头:“好。”
杀年猪分肉那天,沈卓在医疗站坐诊,也没过去。
反正只有两斤肉,叶欣直接拎回去就行。
也是这天,她了解了一下老人跟小孩是怎么分的。小孩分两个档次,十二岁以下,算一半;十二岁到十八岁,算八分。比如说分肉,十二岁以下的小孩能分半斤肉,十二岁到十八岁的分八两,成年人一斤。老人算一斤。口粮也是这么算的。
了解到这个之后,叶欣想起了金忠国和唐博雅,住在破屋的两个老人,不知道有没有?
不好直接问别人,她又在傍晚拎着篮子下去溜达了。
从村子一阵溜达,状似不经意地溜达到了村东头,还看见了幺妞。幺妞很自觉地,在屋子外面低调地给放风,叶欣进去探望了一下两个老人。
屋子破败,东西不多,零零碎碎堆右边的,都是做饭的;右边则是破床板,上面是旧棉被,好在看着还算厚实。
两个人老人对她的到来都很喜欢。
叶欣关心地问:“分肉分粮食,你们可都有?”
金忠国道:“有的,有的。咱们也是上工干活了,有工分,基础的口粮能领到,肉也有。只是咱们都是最后去的,默默地领回来,不引人注意。”
唐博雅接着道:“分红也有。虽然咱们工分不多,拿到的少,但也没有亏咱们的。你们大队长公道。”
叶欣放心了。这么说来,基本的权利有保障,他们也就能生存下去了。
之前押送他们来的人,后面没有再来。所以也就是第一年比较辛苦难熬,既然干活算工分,应得的都有,那么跟生产队员也差不多了,只是干的活辛苦一点,但不至于活不下去。
她也不多留,关心了几句,把篮子里带来的一些吃的放下,就告辞。
两个老人连连道谢,也叮嘱她保持学习,多看书。
叶欣出来后,就跟幺妞往回走了。
幺妞现在精神了许多,虽然还是很瘦,但总算不是脸色蜡黄,以前枯黄稀疏的头发现在也变得浓密了些。她也胆子大了些,虽然声音还是小小的,但是会主动说话了,“我和姐姐现在都感觉很好,姐姐还说我长高了,我也觉得她长高了。爸妈让我们干活,我们也不会饿得头昏眼花了。”
叶欣笑道:“这很好。”她把篮子里剩下的几个煮鸡蛋给她,“晚上再拿回去跟姐姐吃。”
幺妞说了谢谢,很干脆地放进了口袋里。
她不是爱占便宜、好拿人吃的,只是感觉到叶知青是真的好心,与其推来推去的让人看见,不如干脆地手下。而且叶知青也喜欢干脆的人,也告诉过自己,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叶欣看她棉袄都是破破烂烂的,打了补丁,看着不怎么暖和,脚上的棉鞋更是破了口子没有缝上,大冷天的,露出的脚趾冻得通红,也沾了些泥土,脏脏的,不知道是没有袜子穿还是袜子破了。
她问了句:“你现在要回家烧饭吗?”
幺妞摇摇头:“现在地里没活,姐姐妈妈都在家,有人烧饭。”这也是她今天可以出来玩的缘故,难得空闲时间。
叶欣就道:“那你跟我回家,我穿旧了的棉鞋给你拿回家穿。”
买了新的棉鞋,旧的淘汰下来了两双,没扔,正好给她们姐妹一人一双。
除了旧棉鞋,还有那双叶欣穿着已经不合脚的旧水鞋,也送了,还有一些新的袜子。袜子不贵,都是一沓买的,送了四双,姐妹两个一人两双。
叶欣用一个袋子装了,交给她:“拿回家先给你们爸妈看看,就说是我穿不了送的。你妈也穿不下,只有给你们姐妹穿的,不怕。可能对你来说大了点儿,不过你姐姐穿着应该合适。”
幺妞眼眶微红,认真道了谢,接过来。
转头要下去的时候,正好沈卓回来,小女孩吓得低头赶紧走了。
沈卓莫名其妙,“我有那么吓人吗?”
叶欣把他左看右看,皱着眉头:“是有一点……”太冷清,太高,又不爱说话。
她摇摇头,不管了,“打扫屋子吧,几间屋子倒还好,灶房要把东西搬出来仔细,清烟囱,还要铺地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