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人不好,她都干脆利落地断开,没道现在让一群陌生的亲戚来管束她。
她是不爱受管束的。一些长辈可能没有恶意,但难免带着旧时代的思想,以“过来人、”“长辈”“对你好”的口吻对她评头论足,哪能让她受这委屈?
什么亲人,二十多年都没见着,哪比得上老婆重要!
就这么着,认亲风波平缓地过去了。
往后梁家人来找沈卓说话,见他一直淡淡的,熟络不起来,时间久了也不强求。
沈卓和叶欣两人也继续学业。
平时,沈卓抽空去大院子那边忙一阵,因为不急着住,他没请工人,自己动手慢慢来;叶欣则往市中心跑,筛选合适的店铺买下来。
周末,夫妻俩一起回到小家,甜蜜亲热。
日子过得很快。
今年的高考到来了,叶欣收到曾经知青好友的来信,知道张康明如愿考上了,跟江静雨团聚;朱玉羽也考上了,回到了城里。
她真为他们高兴,也回信祝贺,说说自己的近况。
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之后改革春风吹遍了大地,一切蓬勃发展起来。
八零年初,私营经济开始增多,个体户逐渐活跃,一些装着吃的、用的、玩的小推车开始出现在街头吆喝叫卖。
叶欣觉得,自己也该做点小生意赚钱了!
第207章 九零年
如今正好是大二的暑假。
前两年叶欣一共在市区买了六处铺子, 手头上的钱也快花完了,正是该赚钱的时候。
沈卓在这些时间里,不仅把大院子修缮一新, 还把小院子也里外粉刷过, 两处菜园更是侍弄得生机勃勃,产出丰富。
总之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学业和生活两不误。
买铺子的事情, 叶欣并没有瞒着沈卓, 如今跟他说:“我打算把其中四处租出去,剩下两个自己经营。我想开个蔬果店,就卖咱们自己种的吃不完的蔬菜水果, 你觉得怎么样?”
沈卓说:“挺好。只是菜不多,专门不够卖的。”
叶欣道:“先少点卖呗。赚了钱咱们再在郊区租一片大园子专门种菜,自产自销, 做大做强!”
沈卓觉得可以, 正好跟她专业对口。
目前只有两个院子到底还是狭窄了些, 作为农民出身的人,总想有一片广阔的土地,心里才踏实。
开店的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店名叫“欣欣向荣蔬果店”, 叶欣打算走高端精品路线,定高价, 才对得起空间出产的高品质,反正首都不缺有钱人。
沈卓本来想跟她一起看店的,但是叶欣不让。
她让他去摆摊卖炒饭。
沈卓皱眉, 不太愿意。
叶欣笑眯眯地哄他:“你手艺练得那么好, 出去卖炒饭肯定能挣钱!你还记不记得以前我跟你说过,你做饭特别好吃, 有饭店大厨的水平?去嘛,去试试,也不让你一直卖,就这个暑假而已,就当是暑假社会实践啦!”
沈卓只好答应了。
夫妻俩就开始了做小生意赚钱的日子。
一个推着小推车在街边卖炒饭,一个开着店面卖新鲜的蔬菜。
沈卓高大俊美的外表特别引人注目,加上手艺好、食材好,生意很是火爆,一些工人下班后不想做饭,都乐意到他小摊上带饭。
叶欣那边则趁沈卓不在,把空间的出产源源不断拿出来,蔬菜、水果、鸡鸭蛋等等。首都市民发现这家店不仅食材丰富,而且特别新鲜、特别好吃,名声就渐渐传开了,每天生意都很好。
叶欣见人多了,早上偶尔会卖两条活蹦乱跳的鱼,勾引有钱人。果然吃过的都说好,还想再吃。叶欣就搞起了饥饿营销,隔几天少少高价卖几条。
自己开店就是不一样,这种偷偷拿东西出来卖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叶欣坐在店里数着钱,轻轻松松,眉开眼笑。
一个暑假下来,两人都赚了不少。
沈卓表示自己再也不想摆摊了,累倒是其次,只是每天炒饭炒得都快麻木了。
叶欣高兴地数完了钱,转头扑向他怀里,笑道:“好嘛,你不想去以后不叫你去了!这个暑假表现得很棒哦,给你开家药铺怎么样?也是你们沈家的老本行了,还跟你专业对口,以后你也做老板!”
沈卓搂着她亲了亲,倒是拒绝了,“算了,咱们不是要开学了吗?没有那么多功夫,周末看好你的蔬果店就不错了。”
叶欣本来空着一间店铺给他的,既然他不要,她打算开个茶水铺。
于是,“四季如春茶水铺”新鲜出炉,卖一些养生茶、花茶、果茶,渐渐也生意红火起来。茶水每天供不用求,老年人尤其多。
叶欣更喜欢茶水铺,于是给蔬果店招了店员,自己只需每天早上过去“上货”,数量是固定的,卖完即止,也很省事。
沈卓前两年忙着自己的小家,精力并未放在学业上,但成绩一直很好。上了大三,学校里的教授才猛然发现他中医造诣很深,一问知道他在乡下已有多年行医经验,顿时爱才,把他重点培养,觉得他将来会成为国医名手,成就不可限量。
因此沈卓忙了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