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云徊自然各种感激不尽。 孰料返乡创业之路还未成行,又有好消息传来——袁恒宇在星港县和南京市的政府工作官网上搜索政策扶持相关信息,还真搜索到对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和电商创业的不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办公基础设施、竞赛奖金、专业培训,还有诸多补贴。 最现实最迫在眉睫的一条扶持信息,是南京市的郊区一座新成立的电商产业园正在开放企业申请入驻,招满为止。其优惠策略是,入驻期间只要达到园区要求,则可免去租金和设备费用,只是细则可能要到现场具体谈 。 萧云徊不得不感叹,袁恒宇同学的信息检索能力简直让他叹为观止。毕竟尽管他听说过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传说,却从未想过经由这种渠道了解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 他想着,等生产工序这边跑通了,立马和袁恒宇一起去看看南京市里电商园的建设,哪怕到时自己的资质不符合,能了解一下地方行业发展动向和未来规划,对比他现在这样单枪匹马拳打脚踢,总归有百利而无一害。 临行之前,他将自己手头上畅销的几款商品各打包一个,再把自己的网络店铺里一些涉及消费者关切的留言记录下来,这样更有利于他在调研各大工厂生产和加工时知道关键何在。 除此以外,他还学着袁恒宇之前做表格进行横向对比。他在1677上网购了一些和他的畅销款大差不差的款式,试图和生产有经验的师傅讨论这些产品之间细微的差别,包括颜色、尺寸、材料等,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韩采蓉在微信语音里对萧云徊抱怨道:“你人没回来,家里已经堆了六七个婴儿澡盆了。你小子女朋友都没找一个,婴儿的东西倒是买个不停,拿你没办法!” 萧云徊惯常地对奶奶油嘴滑舌:“我这是给你买的。一个洗菜,一个洗手,一个洗脸,一个泡脚……” 韩采蓉对萧云徊幼稚还一本正经的玩笑十分无语:“你说你这孩子,一天到晚的没个正行,还油腔滑调的,谁敢要你!” 萧云徊笑着撒娇:“没人要不有你要么?有你要,我还不知足?!”谁叫他和他奶奶天长地久情比金坚。 第37章 萧云徊和袁恒宇两人,风尘仆仆搭乘高铁踏上了归乡之路。 杭州到星港县的路途不远不近,正是城市化与现代交通加持的结果:一个半小时高铁,再加一个小时的长途巴士,不过三小时,便从五光十色到静寂无声。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í?f?ǔ???é?n???????5?????????则?为????寨?佔?点 萧云徊暑假一反常态回家,韩采蓉嘴上一直念叨着“麻烦、麻烦”,可萧云徊发现,他回来那天,他奶奶的拿手好菜中午晚上一并陈列,丝毫不带重样。 萧云徊和袁恒宇仅仅在家歇脚一日,第二天便马不停蹄和曾诗彤介绍的模具加工工厂老板见面。 这些加工厂都极具县城特色,依靠低廉的厂房成本和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一些自创品牌的产品提供生产和加工工序。 他们集中在十天内、锁定星港方圆三个县城,跑了四间乡镇级别的中型模具生产加工厂,和三间服装和配饰加工厂。 四间模具生产加工厂包括塑料制品加工、金属冲压件加工、橡胶加工和玻璃瓶加工,这其中,塑料制品加工厂正好能生产一些家用生活用品。毫无疑问,这类模具类的生产,自动化设备是基础。 三间服装和配饰加工厂倒好,就像他们在宋墨寒工厂里看到的那样,但凡找到能够拆解版型的师傅,就可以低成本用人力和缝纫机制作起来。 萧云徊参观完以后心事重重:“我刚刚问了模具加工厂老板,关于婴幼儿尺寸脸盆的成本,如果按照两千个左右一万元的成本计算,我现在还要投入场地、设备,人力,即使我能入驻优惠的电商园,我的资源远远不够。” 袁恒宇当机立断:“单纯的加工制造不适合我们。我们前期能够投入的有限,也缺乏对市场的宏观了解。而且这行门槛不高,我们和这些老厂比没有核心竞争力优势。” “唉,”萧云徊一声长叹:“看来做生产制造这条路线,对我来说行不通。” 奇怪的是,萧云徊并未轻言放弃。 “我在想,如果之前我们在挖宝的袜子店铺,是从1677上拿货,他卖什么,我拿什么的话;那这次能不能变成,我通过不同的厂家拿货,建立江苏浙江当地的我的生产加工厂的人脉,我自己设置生产标准,包括款式、用料、质量,用他人的工厂区达成。通过这种方式创建你当年在锦湖说过的,我们的品牌。” “嗯,”袁恒宇非常赞同:“适合现在的我们,可以一点一点扩容,不必短时间内大量投入。这样的弊端是,我们会有一个或多个上游;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尝试和扩大款式和种类,监控生产质量。” 萧云徊听袁恒宇讲到重点,接话道:“对!种类的扩充当年对挖宝的网店很重要,我后来习惯在三家不同的1677上订货,那是我生意最好的时候,因为消费者们可以搭配购买,这样更能促成消费。”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袁恒宇继续提出重点。 “先打道回府,一边卖着墨寒姐的优选产品,一边通过今天认识的几位老板,看看他们有没有结识不同母婴产品加工厂的老板,实地看一看、聊一聊,同时在几个电商平台上观察这些款式的市场风向。慢慢启动。”萧云徊说。 袁恒宇:“好。” 在回杭州前的一个周末,袁恒宇和萧云徊一起去看他们的中学母校。 他们共同的中学母校是县级重点中学,初高中在同一学部。因此,虽然比不得那些省市重点中学辉煌气派,其基础设施仍然算得上应有尽有。 萧云徊记得高一时教学楼外墙经历了一次大装潢,紧随其后省里教育局领导过来视察工作,还在他们学校开展讲话,数次强调教育强国。等袁恒宇上高一时,萧云徊早已从学校毕业,那年学校的塑胶跑道和学校室外的篮球场,皆迎来翻新。 青春就像十七八岁时的旧操场,永远年轻永远蓬勃,在记忆里渐渐褪色又始终依稀存在。 萧云徊和袁恒宇,坐在篮球场观众席,看几个高大帅气的青葱少年身着跨栏背心篮球短裤在球场上你追我赶,他们二人作壁上观天南海北聊着天。 “你这次回家,和你爸妈相处还愉快吗?”萧云徊问袁恒宇。 “还是老样子。”袁恒宇回。 “老样子,是好,还是不好?”萧云徊想知道,袁恒宇上大学了,袁恒宇交了越来越多互相关心的朋友,袁恒宇会时常回家看望父母并携带伴手礼,袁恒宇越大越有出息——这一切,会不会让这个曾经因为他破碎的家庭,逐渐摆脱过去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