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清晨雪 > 第25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57章(1 / 2)

顾敬沉默几息,吩咐人拿来玉玺,微微颤抖着盖在了国书上。

公孙仪从刘淮手上接过国书,确认无误后合上。

“陛下圣明。微臣此次前来,恰逢陛下万寿,未曾携带寿礼,是我南魏疏忽,礼数不周,万望陛下不要怪罪。微臣在此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大周国运昌盛。微臣要立即赶回南魏复命。微臣告退。”

公孙仪行了一礼,儒雅的离开了文和殿。

顾敬再忍不住,呕出一口鲜血。

当日,公孙仪带着国书离开了康京。

第223章

顾晨那日出宫回府,歇息了一夜。起来后,从书房中找出杨志交给她的那封书信。得知庞如意和甄惠都去了钱府陪杨雁,她也去了钱府。

从得知杨志战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些日子,杨雁的眼睛依然红肿,可见是何等的悲痛。

顾晨明白,安慰的话说得再多也是无用,将信交给了杨雁,讲述了那日杨志是如何嘱咐她的。

杨雁当即拆开信,看过后哭的不能自已。

无人去探究信里写了什么,但大体都猜得到。此时众人还不知道南魏会送回杨志,杨府已经办了丧事。因为没有尸身,丧事从简,下葬了一副空棺。

顾晨陪了杨雁许久,离开时叮嘱钱淳照顾好杨雁,这段日子都不必来王府。让庞如意和甄惠也多陪陪杨雁。杨雁要为父守孝,若是想来王府,也等到年节后再说吧。

自顾晨回府后,皇上未曾再召见。

顾晨很是担心皇上的身体,更担心南魏的国书,主动入宫求见。刘淮回了话,皇上正与大臣们议政,不便见她。顾晨觉出不对,探了探刘淮的话。刘淮面露为难,似有难言之隐,终是没有透露。

顾晨想自己在皇伯昏迷的时候主事,皇伯虽然没有表露出一丝不满,但可能还是因为此事而生了不悦。她不好再开口求见,只能离开了皇宫,转而去了长公主府。

顾漪澜也没有再进宫,不知宫中情况。

“姑母,南魏送来了国书,说是议和,其实就是让我大周受降。姑母……”

顾漪澜叹了口气,道:“秋狝之时,我已经与你说过此事。议和,是为了能留下生路。此时也只有议和这一条路可选,你难道不清楚?”

“清楚归清楚,可……”

顾漪澜眉头紧蹙,扶着额头,道:“你既然清楚,就不要再掺和进去了。此事有皇上和众大臣商议,没有召见你就不是你该过问的。你先回府吧。”

顾晨见姑母身子不适,不好再言。回了王府,忧思不减。

公孙仪离开康京后,没多久,皇上签下国书之事就传开了,震动京城。有人觉得屈辱,但更多的人是松了口气,只是赔款和亲就能度过此劫,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众人对安国公主要去和亲一事心生怜惜,却又感叹安国公主大义,对其大加赞扬。

皇上躺在床上养病,皇后也病了。这一下,宫里的太医们是如履薄冰,时刻担心会脑袋不保。

顾晨得知皇上要让清滢去和亲,震惊之后气血上头,立即要进宫。

宋雪忙拦住她,道:“你先冷静下来。”

顾晨怒道:“冷静?你让我如何冷静?我绝不能眼看着清滢去和亲!”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宋雪满眼的不可置信,顾晨从没有用这样的态度对她说过话……

顾晨一路进到宣德宫,求见皇上。刘淮回话,皇上身子不适,请她回去。

顾晨哪里肯,直接跪在门外,高声道:“陛下,臣愿领兵前往南疆,不胜不归!”

刘淮耐心劝说,希望她能回去。

顾晨不理,继续道:“陛下,怀朗军个个都是铮铮儿郎,不惧生死,愿为国战死沙场!请陛下俯允!”

刘淮见劝不动,无奈的回了里面,候在龙床旁,担忧的看着皇上。

顾晨见迟迟没有回应,狠了心,道:“陛下,朝廷战败,怎可让安国公主承担所有,前去和亲!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劝阻,是何居心?我大周怎可用和亲这样屈辱的方式议和!大周的儿郎都丢了脊骨,死绝了吗!”

钱进等天元卫听了瑞王的话,胸中燃起烈火,握紧了腰间的佩刀。他们愿意跟随瑞王去南疆,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眼看着公主去和亲。这是何等的屈辱呀!

顾敬睁着眼睛,心痛难忍,却没有开口。

“臣,恳请陛下准臣出征。恳请陛下收回和亲的旨意!陛下!”

顾敬闭上了眼睛,却没办法闭上耳朵,听着顾晨的声声请求,心如刀绞。他就是料到顾晨绝不会让清滢去和亲,才一直没有召见她,甚至是避着她。他又何尝愿意让清滢去和亲呀!可身为国君,要顾全的是整个大周,是祖宗的江山社稷。

顾晨不断的请旨,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声音沙哑也没有停下来。天色渐晚,暗了下来,顾晨还在请旨。

钱进等天元卫已不忍再看,低下了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