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卿倒也不是舍不得叫孙天阙去帮胤礽争光,而是那些权贵子弟闲极无聊,总是想出许多新花样来比试,他们自己想找刺激却又惜命不肯亲自下场,便摆出了彩头叫侍卫们去争。
有一次丹卿好奇跟着去看,见他们叫人垒起十几米的高台,高台之上架起铁环,穿过麻绳,一头绑在侍卫们的腰间,另一头则是由他们带人在下面拉住。
比试开始后,绑着麻绳的侍卫互相争抢着攀上高台,先爬到顶的并不算赢,而是得从上面一跃而下,此时底下拉绳子的人要在那侍卫落在地上之前拽紧麻绳,最后看谁离地面最近才算谁获胜。
一开始丹卿看侍卫们绑着绳子爬高台还觉得他们的安全意识不错,等见人往下跳的时候,顿时惊出一身
冷汗。
这已经不是在比拼武艺拳脚,而是将生命全然交给了下面拉绳子的人。
可拉绳子的人想要获胜,就得尽量晚些拉紧,而一旦把握不好时间,叫跳下来的人摔在地上,那便是轻则摔断骨头,重则直接丧命。
丹卿当即黑了脸,拉着孙天阙就往回走,扬言再不许他跟这些人一起玩,胤礽追上来解释说自己从未叫孙天阙去做过这么危险的事,丹卿不信,二人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那是丹卿第一次跟胤礽发脾气,她自觉自己没错,便是胤礽想方设法来道歉也不肯再与他说话,后来还是康熙罚了胤礽身边的侍卫板子,下旨再不许他们玩这种危险的把戏,丹卿才勉强放下。
后面好长一段时间,胤礽都不再叫孙天阙一起玩了,一直到为大公主送嫁之时,他们奉命一起招待远道来迎娶的蒙古人,才又重新热络了起来,不过孙天阙怕丹卿生气,只是偶尔跟胤礽出去跑马射猎罢了。
丹卿倒也不是非得把孙天阙拘在身边,除去安全问题之外,她也是不想叫孙天阙跟胤礽走得太近。
特别是这次出来胤禔的眼睛一直死死盯着胤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出幺蛾子,他们还是离远些好。
“叫人备马,我去瞧瞧他们在争什么彩头。”
……
孙天阙原是不想出来的,可从京城来的一路上胤礽几次三番的暗示,他也推拒再三,如今却是不敢再推,怕当真惹怒了胤礽,连累了丹卿。
好在在蒙古人面前那些个勋贵子弟并不敢乱来,今日相约,不过是赛马而已。
孙天阙功夫是极好的,但论马术,并比不了八旗中的顶尖高手,他不想逞能,只是跟在胤礽的身后充个人场罢了。
胤礽叫孙天阙过来也不是真的就指望他下场夺魁,只是想叫胤禔看清楚丹卿与他更亲近而已,见孙天阙无意出手,也不勉强,与他闲聊评论着场上骏马的优劣,倒也有趣。
想要上场一试的人多,故而这赛马便分做了几场,每场夺魁之人最后再一起比试,争夺彩头。
此时已经比过几轮,八旗子弟与蒙古勇士各有胜负,谁也不肯让谁。
待到后面,下场的人已经没有那么多了,想要进决赛的人都在盘算着何时下场更容易夺魁,场面看起来没有之前来的激烈。
“孙天阙,下一场你去试试看?”
胤礽往场中指了指,“不强求能赢下最终的彩头,拿到其中一场魁首也算是为丹卿争光了。”
孙天阙虽然跟在他身边,却并不显眼,胤礽便盘算着叫他下场试试,好叫所有人都瞧见他。
“你放心,孤会帮你安排好的,你去了定然不会落败。”
胤礽这话中的意思,孙天阙听得懂。
虽说今日是自由下场,但胤礽若是使人去“劝一劝”,厉害的人自然不会非要上来跟孙天阙争这一场的胜负。
这虽然叫人拿不住毛病,却实在是与作弊无异,孙天阙自有傲气,如何能愿意讨这个便宜?
他拱手推脱道:“太子爷恕罪,奴才昨夜贪杯,如今还不怎么清醒,实在不适合下场。”
胤礽若有所指道:“哦?当真是你贪杯么?”
孙天阙心下一沉,一股无名火瞬间升起。
昨夜丹卿醉酒昏睡过去,他怕她着凉,又觉得喊人来抬太过引人注目,故而才一个人悄悄将她抱回了营帐里。
原以为无人注意,却不想还是叫胤礽知道了,他刚这一问,便是在用丹卿的清誉来威胁他。
可那是他的亲妹妹啊,是从小就对他十分亲近的妹妹,他怎么敢用她来威胁他这个外人!
若他当真是个混不吝的,难道胤礽还真就能不管不顾?
虽说如此,但孙天阙终究是不敢去赌胤礽的良心,只得起身道:“奴才愚钝,若是丢了脸,还望太子爷见谅。”
孙天阙这边应下,立时就有小太监跑到准备的区域去低声通传,有几个想好了下一轮上场的,又都下了马,看向孙天阙。
孙天阙没什么争胜之心,便随手选了一匹白马,刚要上马,就听到背后传来一个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