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3章(2 / 2)

我知道了,爷爷。敦多布多尔济恭敬地点头。

土谢图汗部的汗王印放在桌上,你拿去用吧。敦多布多尔济,以后,族人们就是你的责任了,你要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

是,我不会辜负爷爷的期盼的。孙儿告退。

敦多布多尔济拿着汗王印回了自己的房间,准备给康熙皇帝写奏折。蒙古的这些贝勒台吉都是康熙皇帝封的,他今日命属下杀了人,得给康熙写封折子,告诉他册封的那些贝勒台吉已经死了,请这位天可汗接受他新推荐的人选,给彼此留个面子。

这次的事情,虽然属于土谢图汗部的内斗,但背后未必没有那位京城皇帝的影子。

想当年,康熙三十年,多伦会盟,在大清火器营的震慑下,各喀尔喀蒙古部落重修旧好,甘愿臣服于大清的康熙皇帝,归皇帝管辖。皇帝决定建旗编族,原本草原上的济农、诺颜等名号,都换成了清朝的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称号。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皇帝封了爵位,他们这些蒙古贵族每年还有银子和布匹拿。只是,汗王们的权利也受到了限制。

毕竟是处理了康熙皇帝亲封的人,又要把自己的人推上去,所以敦多布多尔济很给面子,这封折子写得很是谦虚。

他先是感谢皇帝陛下的慷慨仁厚,感谢他将那么美丽善良大方的公主嫁给自己,不胜隆恩。然后和康熙皇帝讲叙翁婿之情,再次拜谢皇恩,说自己日日夜夜都向长生天在为恩赫阿木古朗汗也就是康熙祷告祈福,希望长生天能保佑阿木古朗汗长命百岁、福寿安康。最后,他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土谢图部稍微出了点乱子,他处理了几个人,但是草原上有数不清的青年才俊愿意为皇帝陛下效力,希望皇帝能够不辜负草原百姓的期望。

写完之后,敦多布多尔济先通篇诵读了一遍,被自己这些拍马屁的溢美之词搞得有点反胃。除了对恪靖公主的赞美是真情实感的,其他的东西他自己读出来都觉得脸红尴尬。他搜刮脑袋又想了些后世浮夸的赞美,将全文修改了一遍,清楚地抄写在折子上,盖上汗王印,命人带着献上的礼物和折子给紫禁城的康熙皇帝送去。

他召来属下问话:清水河县那边,莫日根有传来什么消息吗?

属下将这几日传来的消息都递了上来。

敦多布多尔济轻笑着阅读那些字条,想象着恪靖公主每日为了开荒种地辛劳的样子,心里不由一阵柔软,不知道公主这段日子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变瘦,好想快点回去看看公主。

我让人带回来的农具种子,你们发下去了没有?

那下属答道:回小王爷的话,都发下去了。只是我们的族人不像汉人那么会种植,都在伤脑筋该怎么种地呢。

敦多布多尔济叹了口气:王城里有不少汉人生活,族人可以先向他们请教。城外那么多肥沃的土地,荒在那里可惜了。实在不行,就请汉人种植吧,跟他们少收点税。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