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2章</h1>
当时,还是康熙帝允许他们借的,要是现在就让他们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子,怕是他们拿不出来。康熙帝也不愿意过多为难他们,康熙帝考虑问题的时候有时候还是站在皇帝的角度。
“太子还真是仁善。”大阿哥一时间没有去想那些欠户部欠银的臣子们是怎么想的,他就要怼太子,“就二成的银子够做什么的,是够买粮草的,还是够太子养女人的。”
“不如各退一步,三成。”八阿哥开口,他不能让大阿哥把什么话都说了去,也得让那些大臣们都觉得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八阿哥所言极是。”随后,立马有人附和八阿哥。
那些人都不想拿出太多的银子,他们不是不想太子说的二成,可二成确实有些太少,容易让皇帝不高兴。
这一件事情已经摆放在朝堂上,那么他们就不能装聋作哑,他们怕这一件事情影响到他们仕途,也影响到他们的子孙后辈。
康熙帝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说八阿哥说的好,他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不,他绑着辫子,头发不可能竖起来。
这主意是他出的,跟八阿哥有什么关系?
第13章 替罪羔羊
康熙帝认为这一件事情就不是八阿哥的功劳,是他想的主意。可现实就是这样,不管是谁想出来的主意,这一件事情到最后都可能走向另外一个结果。
从前,康熙帝也曾经这么做过,就是胤礽开头的事情,最后功劳落在了别的阿哥那边。
那时候,康熙帝说是要平衡各位阿哥之间的权势。
当轮到康熙帝自己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公平。康熙帝看向胤礽,自己是在胤礽的身体内,胤礽不能不帮一把。
胤礽无视了康熙帝,他现在是皇帝,哪里有必要去看康熙帝的眼神是怎么样的。只要他确保最后登基的还是自己的身体,其他事情就没有那么重要。
康熙帝见胤礽迟迟没有说八阿哥的不是,这让他不大高兴。
“老大辛辛苦苦去让人还了欠银,老八你几句话,不知道情的人,还以为你做的最多。”胤礽开口嘲讽。
胤礽哪里可能不说八阿哥的不是,这些人都曾经让胤礽憋屈过。胤礽不可能为了让康熙帝憋屈,他就不说八阿哥,他要多说说这些人。
这些人不是想要争夺皇位么,那么胤礽就好好地教训教训他们。
“……”八阿哥本来还想着自己把这一件事情处理了,其他大臣也满意,皇帝必定也不会咄咄相逼,谁能想到皇帝还要说他。
“你这算是越俎代庖?还是移花接木?”胤礽道。
“皇阿玛。”八阿哥只能道,“儿臣就只是想大家各退一步而已。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那你池塘里的鱼又能多几条,是吗?”胤礽又问。
胤礽这话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八阿哥跟那些大臣走得太近了。
“不见你去看你额娘,也不见你多照顾那些年纪小的弟弟。”胤礽道,“你的心思都放在这些事情上面。”
“儿臣……”
“你就不要一本正经的辩解了。”胤礽道,“你的那点心思,要是放在正道上,你也就不会只有一个虚名。”
八阿哥沉默,皇帝最近总是看他不顺眼,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改变皇帝。八阿哥能做的就是少说话,少说少错,可他要是不说话,那么太子的地位就可能越发稳固起来。
“皇阿玛,儿臣是八弟的兄长。”大阿哥故意这么说,“这一次的事情虽然是八弟主管,但是儿臣一定不让八弟多累着。八弟的身体才好,也许他的身体还不宜过于操劳。”
“……”八阿哥看向大阿哥,大阿哥有毒啊!
八阿哥之前就是用受伤当借口,就是想拖延去让那些大臣还户部欠银的事情,也想找出更好的方法。谁能想到大阿哥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大阿哥又让那些人还了几百万两银子,这就等于八阿哥已经处于下风。
九阿哥准备要说话,但是八阿哥看向了九阿哥,他不让九阿哥多去说。八阿哥担心九阿哥弄巧成拙,上一次,九阿哥去给宜妃求情,十阿哥插一脚,十阿哥就被过继出去。
胤礽看着这些人隐忍的模样,他的心情非常好。
最近一段时间,胤礽可爱上朝了,他一上朝就能遇见这些人。就算他没有上朝,这些人也会凑到他的面前,就因为他是皇帝,他们百般讨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