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64章(2 / 2)

要是新的御史还跟原来那样,鸡毛蒜皮的事就叽歪,重要的事不提,就不是只回家吃自己那么简单了。

这打发回家就算了,打发回原籍,那就是没脸面对乡亲。

新御史们就老实多了,知道皇帝要用三官保,一个个都不敢上折子再说什么不合适的话,只纷纷夸赞皇帝有眼光!

于是三官保就这样顺顺利利当上了工部尚书,他还感觉挺不真实的,因为全朝堂就没一个人反对。

御史们都乖得不行,甚至还捂着良心夸三官保是当工部尚书最适合的人选。

三官保回去后跟自家夫人嘀咕:“这些御史是脑子被门夹了吗?居然开始给我说好话了,我听着都尴尬。”

他就不知道这些新上来的御史尴不尴尬了,反正三官保尴尬得脚趾抠地。

郭络罗夫人听后,没好气道:“老爷如今升官了,可就要比之前更谨慎行事才是。”

三官保连连点头道:“夫人放心,我估计就是暂时上任。过阵子皇上找到更适合的人,想必就会换掉我了。”

反正他这个工部尚书就跟吉祥物一样,以前当工部侍郎的时候做什么,如今还做什么,只是比之前的活计少了。

三官保这一升官,自然空出位子来,多了个工部侍郎。

这位新来的工部侍郎年纪不大,却很会来事,干活也麻利,算数尤其好,省下三官保不少事。

他就能乐呵呵当个甩手掌柜,只最后查查账,看看成果就行。

但是三官保担心有人做手脚,最后背黑锅的变成他自己。于是三官保特地写了折子跟皇帝说了,他对工部的业务还不够熟练,所以打算让底下人的账本写得更具体清楚一点。

然后工程款分两次打,工程过半后准备派人去去当地考核。要是没什么问题,第二次工程款才会打。不然这些人偷工减料的,回头还是三官保的错了。

三官保人在京城,也不可能事事盯着,只能用这个方法约束一番。

至于去考核的人,他建议不要让工部的人去,最好是皇帝的人,那样谁都挑不出错来,也不会包庇对方了。

皇帝看过折子,三官保努力练字后,字迹勉强还过得去,能看得没那么眼疼了。

他笑着夸赞道:“三官保倒是个实诚人,以前的工部尚书可从来没人提出这样的法子来。”

以前的尚书不是想不到,而是不可能提出来。毕竟这样一来,他们到手的油水不就少了吗?

也就三官保这样的实诚人压根不管,直接摊开来让皇帝去考核。

不行就罚,要偷工减料就让对方加倍还回来,再押下大牢,换一个新的负责人。

要说三官保一点都不贪,那也不可能。毕竟工部要选材料,多的是人想走三官保的路子,给他送东西。

三官保也不至于两袖清风什么都不收,但是收下后会记下来,然后在折子里告诉皇帝。

当然他也不会收得太过分,意思意思收一点,还要看对方的材料确实过关了才行。

毕竟再贪心,这工程却是人命关天的事。底下人也得有点油水才能干活,皇帝很清楚水至清则无鱼,根本找不到完全不贪图一点的人。

唯独三官保这人实在坦然得很,收多少都写明白了,送一套珠宝首饰要写,送一车瓜果蔬菜也写,叫皇帝心里有数。

材料这一关,三官保却卡得很紧。对方要是给的又贵又不好的料子,他直接就换人,哪怕送东西走了门路,依旧一点情面都不说。

几次下来,这些材料商人也明白三官保的做派。价钱稍微高一点点还可以,太多就不行。

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给的时候是好的,回头送过去却是次品,通通都要被三官保拍回来。

他们也乖觉了,给合适的价钱,好的材料,这样商人有赚头,三官保能交差,两边算是皆大欢喜。

也有御史察觉此事,觉得三官保这个上峰主动收礼,下边的人岂不是更过分吗?

但是三官保居然收一次就给皇帝写一次折子,然后皇帝点头后才收,这让新御史们怎么弹劾,这操作也太骚了!

新御史:三官保你做个人吧!

三官保打了好几个喷嚏,只觉得有人在背后念叨自己。

他越发感觉自己太聪明了,不收点什么,就跟同僚们格格不入了。

可是收了,被皇帝知道后也不好。回头那些御史一个个跑来弹劾,三官保就感觉更麻烦了。

索性三官保就想了个法子,对方非要送,自己就收下,然后记在折子上送去给皇帝。

皇帝要是说不能收,三官保就把东西退了。如果皇帝没异议,那他就收下来,等过年的时候换成钱给皇帝送礼物。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