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2章</h1>
他们娘两一致忽视了把胤褆带来延禧宫的康熙。
直到康熙看不下去了:“大阿哥回宫是一件喜事,可于延禧宫中小宴后宫诸人。”
哪怕康熙不说,惠嫔也会摆膳宣誓大阿哥的回归,即便是所有人都只重视太子,但是作为额娘的她,只会注视于自己的孩子。
惠嫔顺其自然地答应:“臣妾知晓了。”原先,惠嫔宴请后宫诸人,可能大多是将礼物送到,唯有与惠嫔同等位分或者是低于惠嫔位份的人可能会亲自前来。
但是康熙口令一下,那必然是后宫中的人都会前来,这展示了康熙对于大阿哥的重视,惠嫔欣喜还来不及,不
可能不答应。
在用膳的时候,惠嫔和大阿哥你来我往,几乎是忽视掉康熙的存在,甚至惠嫔心中,康熙是第一次如此碍眼。
康熙内心有万般沟壑,自然不会察觉不到。但是康熙倒是也没有介意,在他登上皇位的时候,他的额娘很快就去世了,因此,他并没有享受到多久的母爱。所以在胤礽失去额娘后,康熙将自己的爱灌注到胤礽身上,企图补全他缺失的母爱。
推己及人,他看见惠嫔对大阿哥的重视十分放心,要是此时的惠嫔专注在自己身上而忽视了大阿哥,那他才要不满呢?
等到用完膳后,康熙自己离开了。
他留在延禧宫用膳,只是为了表达他对大阿哥的重视,宫中看盘下菜的人不少,惠嫔也不能时时刻刻注意到大阿哥生活的角角落落。
只要他表达对大阿哥的重视,其中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更何况他也不可能将阿哥养于妇人之手,很快大哥就要离开延禧宫,去往东西五所。
而康熙离开了之后,惠嫔更能和大阿哥讲一些康熙在的时候不适合说的话。
儿行千里母担忧,大阿哥出宫以后,从来没有独自和惠嫔相处,许多时间都是有康熙派遣过来的人在场,惠嫔终于可以询问大阿哥在宫外的事情。
胤褆是由内大臣噶禄所抚养的,作为内大臣,必然也是康熙所信赖的人,只是如今就不一定了。
但是在之前,噶禄对胤褆也是尽心尽力,打不得,骂不得,还要将胤褆抚养好,抚养阿哥可不是个好活,抚养哪个阿哥天然上就跟那个阿哥有了关系,一旦阿哥参与到了夺嫡当中,那大臣势必也要下场。
远的不谈谈近的,当阿哥回到宫中,倘若康熙发现阿哥有许多不良的嗜好,身为龙子龙孙,必然不是阿哥的错误,所以将会怪罪到大臣身上。
胤褆在噶禄府上,不仅没被亏待,待遇甚至比噶禄本人还好,而且噶禄对胤褆也是尽心教导,胤褆自然不会说噶禄的坏话。
“额娘,我在宫外一切都好,除了不能时常见你,噶禄对我也算是尽心尽力。”
惠嫔听到后放下心,哪怕去打听的人说胤褆过得好,都不如胤褆自己说来得让她放心。
“只是,额娘。”胤褆说着声音停顿了一下,紧接着又继续说,“原本儿臣应该不是这个时候回宫的。”
难不成胤褆不想回宫,是在怪罪我小时候就把他送出宫吗?
惠嫔不是胡思乱想的人,但是牵扯到胤褆,她难免多想了一点,母子之间应该有话就说,因此惠嫔打算直接询问:“胤褆,是怪罪额娘吗?”
怪罪,谈何说起,胤褆忽然反应过来,他笑着安慰惠嫔:“怎么会,额娘想岔了,是皇阿玛曾经透露过我可能还要在宫外居住一段时间,等到太皇太后寿诞的时候,才让我回宫,这样子也不至于如此仓促,只是不知为何忽然让我提前回宫了。”
原来是这个原因,惠嫔让自己不要多想,她此时此刻全心全力意都在胤褆的身上,因此也没有想胤褆提前回宫的原因。
“没事,总之你我母子二人团聚,便是最大的好事。”
胤褆肯定的点点头:“儿臣亦是如此。”
胤褆毕竟是刚回宫,哪怕是惠嫔是他的生母,也不太熟悉,两人说完话后,就显露出了生疏姿态,因为不知道对方的生活,所以也无从谈起。
胤褆适时的展示出自己的疲惫:“额娘我累了,我想先去歇息了。”
惠嫔没有察觉到儿子的生疏,这才看到胤褆的疲惫,想到胤褆从入宫就到处不断的请安,应当是累了:“好,快去休息吧。”
直到胤褆去休息了,惠嫔思索起来,才发现胤褆对自己的生疏:“嫲嫲,胤褆终究是离开我很久。”
嫲嫲是惠嫔的奶妈,专门送进宫的,知道自己奶大的孩子的担忧。
“娘娘,生疏只是一时的,你们是长久的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