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按照道理来说,就算其他人都知道死的丫鬟叫什么名字,那大师和他的徒弟们则应该是不知道的。
没人敢拿这些事在大师们面前说。
之前大师心善,听到丫鬟们议论“五少爷”,大师觉得可怜说了一句稚子无辜,如果让大师听到紫烟无辜枉死,那大师肯定也得说上些其他的话,或者替死者念一念往生经。
所以如果这些话,让主子和刑老爷听见,那还得了。
主子们都下了命令,严禁讨论这件事。
所以没人敢顶风作案。
那么为什么听见跟紫烟这名字相似的名字,大师徒弟中会有人回头看呢?
不过是一个丫鬟而已。
回头看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知道,紫烟已经死了,为什么会又出现一个名叫紫烟的人。
所以刑宴之要明熙看,这些人中谁回头看了,还有他们当时的反应是什么。
人在下意识的反应,是骗不了人的,尤其是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虽然短短一瞬,只要能看清并记住,那么就能顺藤摸瓜,了解到不少东西。
这时候几个和尚,在回头看后的一两秒时间,就立马转头继续替面前的仆人解惑,期间不在乱看。
等前厅里的五个仆人出去后,又进来了五个丫鬟,其中就有叫紫雁的那个丫鬟,那个丫鬟在和同行的姐妹说话。
“六姨太知道大师在二少爷这里讲经,所以派人传话到三小姐的院子,让我过来给三小姐求个什么保平安的物件。”
三小姐是六姨太生的女儿,母女两人并不住在一个院子,小姐生下来后,都有乳母和嬷嬷教养,姨太太们若是想看自己的女儿,白日可以去看,但是不能带小姐回自己住处一起住。
其实就是防的小姐们,跟着姨太太们学一些不好的,姨太太不像夫人跟老爷是门当户对,大户人家出身,纳姨太太的时候,只是挑喜欢就纳了,品行方面参差不齐。
小姐们虽是女孩子,却不分嫡庶,都是统一待遇,金尊玉贵的好好教养,以后可以为刑家增加一份助力。
大师在佛堂,姨太太们不好拿这些小事去烦扰老爷,也不敢私自去佛堂,如今遇上二少爷让大师给自己院子里的仆人和丫鬟开恩,所以六姨太,就派三小姐身边的丫鬟,来求平安的物件。
这一系列也有刑宴之在六姨太身边安排的人,暗暗鼓动的缘故,让一切都看起来合理,又挑不出来任何问题。
紫雁走到大徒弟玄真身边,询问了一下两岁的小孩子,可以戴哪些物件保平安,玄真取下手上的佛珠,交给了她,让她在佛主面前虔诚的上香叩拜。
紫雁没想到能得到大师徒弟的手串,心里高兴得不行,面上也显现了出来,叩拜完后,欢喜的带着东西离去。
之后陆陆续续有丫鬟仆人进来,许是其他几位姨太太,见三小姐得了保平安的物件,所以也派丫鬟过来了,剩下两位小姐身边的丫鬟也没有例外。